怎么變更子女監護權?
在法律上,父母均有權利和義務撫養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在離婚時往往協議或判決子女直接歸誰撫養,對方支付一定的撫養費。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生活發生變化,父母可以直接協議變更子女的直接撫養權,或者重新向法院提起要求變更子女直接撫養權的訴訟。
《民法通則》第12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像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14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通意見》)第10條規定了監護人的職責,其中包括,“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監護人)代理其進行訴訟”。可見,作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應該由其監護人代理其進行訴訟活動。立法的本意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然而在本案中,這卻成為了束縛未成年人聘請律師、提起訴訟等權利的障礙。
我國《民法通則》第18條規定了監護人的職責,其中第三款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民通意見》第20條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責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今年6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對于未成年人而言,“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范圍也應如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寫法律意見書
2021-01-10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