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法回避的規定是什么?
律師法回避的規定是《民事訴訟法》中關于回避的規定里指出有以下幾種人需要回避: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民事訴訟法》關于回避的規定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律師法對于律師的一些行為做出了非常嚴格的約束,也就意味著律師必須要有相關的職業操守,同時也有規定的一些回避方面的制度,而回避的話,在我們國家民事訴訟法當中也有著同時的規定,也就是一些相關人員不能夠在法庭當中出現。
提出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后多久做出決定?
刑事訴訟法書記員適用回避制度嗎?
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回避方式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公證對賣房的風險
2020-12-22拆遷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區別
2020-12-01孩子被老師打了頭部老師和學校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0警察遭人辱罵后打人怎么處理
2020-12-26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
2021-03-11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