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二)、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三)、行政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是如果發現裁判文書或者裁決文書認定的事實有重大問題的,應當中止訴訟,通過法定程序予以糾正后恢復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使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不管是刑事訴訟,還是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法官在對案件進行審理的過程中,若出現法定情形,那么才是都是可以裁定中止審理,而在中止的事由消失之后,則就可以恢復審理。但是,我們也需要特別注意,在不同類型的訴訟中,規定的導致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并不完全一樣。
中止審理的期限是多久?中止審理的規定是什么?
如何才能中止民事訴訟審理?
民事訴訟中中止審理提出的期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公司解散了保證金能退嗎
2020-11-27射幸合同有哪些
2021-02-15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