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的定義
法律意義上的遺囑指的是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對其個人財產及與財產相關的其他事物進行預先處分,并于其死后發生法律效力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一般而言,實際生活中,書面遺囑存在較為廣泛且認定起來較為方便。然而并非每份遺囑都是有法律效力并且為法律才所認可的。從我國法律規定來看,一份有效的遺囑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即遺囑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遺囑必須具有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即遺囑人在訂立遺囑時完全是出于自愿,按照自己的真實意圖制作的,而并非是受他人的欺騙或脅迫而訂立的;
第三,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即遺囑的內容不得與國家的法律法國相悖,處分的僅僅能是遺囑人的個人財產。其中,必須注意的是,遺囑人訂立遺囑時必須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否則,這份遺囑將會被認定是部分無效的。
在訂立好一份有效的遺囑后,筆者建議遺囑人將遺產進行公證,因為經過國家公證機關依法公證過的一組是證明遺囑人之真實意思表示的最有力和最可靠的證據。一旦遺產分割出現糾紛,公證遺囑是分割遺產最重要的依據。同時,筆者還建議遺囑人在立遺囑時指定一個與遺產繼承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作為遺囑執行人,遺囑人百年之后,遺囑執行人即可依照遺囑人訂立之遺囑對其遺產進行分割。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財富也在不端增加,遺產糾紛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沒有人愿意自己的親人為了繼承自己的遺產而爭得不可開交,頭破血流。鑒于此,生前訂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無疑是避免遺產糾紛發生最有效且切實可行的方法,將令生者煩惱,死者難安的遺產糾紛扼殺在萌芽狀態。
在司法實踐中,遺囑糾紛層出不窮,有愈演愈烈之勢,經常導致遺囑全部或部分失效,給當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遺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遺囑包括死者生前對其死后一切事物作出處置和安排的行為,《繼承法》上的遺囑采用狹義說,指遺囑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對其個人所有的財產進行處分,并于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因為遺囑是單方民事法律行為,遺囑基于遺囑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決定遺囑的成立和生效,據此可以將之與遺贈扶養協議這一雙方民事法律行為區分開來,遺贈扶養協議是一種雙務、有償的民事法律行為,撫養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集體所有制組織)必須按協議在遺贈人生前履行撫養遺贈人的義務,而遺贈人則于死后將其遺產轉移給扶養人。
遺囑根據接受權利的主體范圍不同,可分為遺囑繼承和遺贈。遺贈的對象只能是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而遺囑繼承的對象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內的人,根據《繼承法》第10、11、12條的規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包括: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及其晚輩直系血親、對公婆進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和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女婿。《繼承法》對遺贈做出了和遺囑繼承不同的規定,主要如下:(一)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明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受遺贈,而遺囑繼承中沒有明示放棄即視為接受繼承;(二)受遺贈人不承擔清償死者債務的義務,而遺囑繼承人既有依遺囑繼承遺產的權利,又承擔在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三)受遺贈人無權直接參與遺產分配,而遺囑繼承人則有權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
遺書等于遺囑嗎
上海市某區的趙某因為家庭矛盾自殺身亡,他在自殺前立下了一份遺書,在遺書中說明把自己價值6000元左右郵票贈給同是愛好集郵的同學王某。然而,在處理趙某的遺產時,他的親人們卻說趙某生前沒有立下遺囑,而遺書不是遺囑,沒有法律效力,所以,趙某的遺產應按法定繼承進行處分,王某不能取得這些郵票。那么,王某所書遺書是否具有遺囑的效力?
遺書是否能按遺囑對待,應當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條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為此,遺書中處分個人財產必須符合以下條件才有效:(一)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二)遺書中有本人簽名;(三)遺書中注明了年、月、日;(四)沒有其他相反的證據。
如果趙某的遺書符合以上條件,那么就可以按照自書遺囑對待,王某可以繼承趙某遺書中處分的郵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2020-12-25勞動局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24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