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判定的過程中是要不斷的提交證據才能進行審理的,也就是說要有人進行舉證。但是案件的審理也是要有時間期限的,所有舉證也不是能夠一直繼續的,而是有著嚴格的時間要求的。那么新民訴法舉證期限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一起來了解了解。
《解釋》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準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解釋》第一百零一條 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證據。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逾期提供證據,或者對方當事人對逾期提供證據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條 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采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
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新民訴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放棄了剛性的“證據失權”規則,以要求當事人及時提出證據的強制性規定,同時輔之以法官的自由心證判斷,來審視當事人逾期提出的證據是否可以進入審判。但未細化司法實踐中可能出現的不同情形下法官應當采取的不同處理方法和態度,也沒有明確具體訓誡的程度和罰款的數額,這有可能會引發關于司法尺度統一和公平性的新疑問。
以上就是新民訴法舉證期限的一些詳細的介紹,以及相關的解釋說明。其實總的來說,舉證的期限一般是最少不得低于十五日至二十日。所以在這期間是進行休庭的,所以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相信看到這里大家一定有了自己的認識。希望有助于您。
不當得利的舉證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及鑒定問題
動物致人損害侵權誰來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