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進步,我國公民的法制意識不斷提高,遇到普通糾紛可以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給出公正的結果。我國民事訴訟法是解決民事糾紛,保障受害人權益的重要法律。那么,民事訴訟法中止的情形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民事訴訟法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特殊情形下適用于中止民事訴訟的情況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中止要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客觀情況,如果起訴方死亡、失去訴訟能力,訴訟就可以中止。如果雙方進行了庭外和解,一方同意私了放棄訴訟,那么訴訟也可以中止。民事訴訟法中止的情形有很多,如果中止情形解決后,還可以回復訴訟程序。
交通事故民事訴訟期限有多久?
在民事訴訟財產保全的范圍是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開庭認罪是否可以判緩
2020-12-02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