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前置是為了提高行政訴訟效率,節約訴訟成本的一種形式。行政案件本來就是行政機關內部的事情,先有行政機關內部進行協調和解決,有利于完善行政職能,促進行政機關更好的維護人民利益,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執法為民的本質。本文歸納了行政案件中需要先復議再能訴訟的案件。
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前置只有以下8種:
1、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2、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4、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決定不服的,應當在收到審計決定之日起15日內先向上一級審計機關申請復議,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就是審計行政復議前置的規定。
5、治安管理處罰上級公安機關裁決前置。 6、專利復審委員會復審前置。
7、工傷保險案件 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二)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三)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四)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8、對價格違法的處罰
1999年7月10日國務院批準1999年8月1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發布《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六條 規定: 經營者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行政訴訟中有哪些需要復議前置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沒簽勞動合同有工資呢
2020-12-09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網上購物的時候要怎么維權
2021-03-03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