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起訴嗎?
不能起訴,只能向中級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勞動仲裁裁決的效力有哪些
1、仲裁裁決在法律上不具有終局的效力。《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按照這一規定,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只有當事人雙方在法定期間內均不向法院起訴的,該裁決方發生法律效力。
2、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并非法院審理的對象。勞動爭議進入法院的訴訟程序后,法院審理的對象,并不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而仍然是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爭議。也就是說,盡管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事實上化解了大量勞動爭議,相對于法院的審判工作而言,起到了攔截、過濾的作用,減輕了法院的壓力。但從制度層面看,勞動爭議仲裁環節的存在,僅僅具有程序上的意義,故而法律界和實務部門一般均將之稱為“前置程序”。
如果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工作的期間發生了任何的糾紛無法協商一致解決后,雙方也是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來維權,在勞動仲裁后是可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如果說對于一些并不屬于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糾紛,當事人也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涉外仲裁裁決的撤銷該怎么做
一方不執行生效仲裁裁決怎么辦
撤銷仲裁裁決期限是什么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