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委員會裁決敗訴時效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下稱《仲裁法》)第74條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5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136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9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于2008年5月1日起執行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仲裁法》
第九條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1.沒有仲裁協議的;
2.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3.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4.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5.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義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六十三條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綜上所述,在滿足法律另有規定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期間是規定為一年時間,而對于仲裁委員會的判定仍然是具有一定執行力的,在不服判定的時候需要在受到判定書的十五天內向上一級仲裁申訴,或者到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申請仲裁需要多長時間
仲裁判決后如何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施工許可證工傷保險賠償嗎
2021-03-23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弱體
2021-03-13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