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查仲裁裁決不予執行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217條之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枉法裁決行為的。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260條之規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證據是認定事實的基礎而認定事實又是劃分責任,確定各方權利或義務的前提。證據不足就不可能做到認定事實清楚,事實不清就不可能正確地劃分責任及確定權利義務。仲裁員在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的情況下,枉下裁斷,很可能錯誤地認定了案情,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分配與應當出現的情況出現很大的誤差。這樣的裁決不可能準確、公正,因此可以不予執行。這項規定使得法院不僅僅囿于對仲裁的程序進行審查,而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審查的范圍。這一項規定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及對涉外仲裁裁決不予執行的理由里所未曾提到的。應當說這種理由的設立,一方面增大了法院的權力和負擔,另一方面也給仲裁過程帶來了壓力。
仲裁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方法,因為現在訴訟的壓力很大,所以大部分的法學家都提倡多元的解決糾紛,所以仲裁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仲裁和勞動仲裁容易發生混淆,勞動仲裁適用于勞動糾紛。
法院可不予執行哪些仲裁裁決書
職工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監察委員會是行政監督體系嗎
2021-02-14什么是刑事上訴,刑事案件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