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仲裁可以強行裁決嗎?
仲裁委員會本身并無強制執行的權利,當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所以仲裁裁決具有強制執行力。仲裁裁決的效力是指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無約束力,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我國仲裁法根據國際慣例實行一裁終局,即仲裁委員會依法作出的裁決是終局的,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當事人必須無條件地履行裁決所規定的義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二、當事人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
1、申請執行的法院
《仲裁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因此,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出申請。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有兩種:一是被執行人住所地和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二是經我國涉外仲裁機構裁決后,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時,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申請執行的形式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時應當提交申請執行書,書寫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執行人員記入筆錄。提出書面申請執行或者口頭申請執行的,應當說明申請執行的事實和理由,并附作為執行依據的仲裁裁決書。
3、申請執行的期限
申請執行必須遵守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無正當理由逾期提出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駁回申請,不予執行。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的期限,依提出申請執行的主體不同而不同。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是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是其他組織的,申請執行的期限是六個月。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在我國的法律中規定了如果對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不服時也是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如果當事人發生民事糾紛的話,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選擇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的是可以提起上訴的,但是對仲裁結果不服是不可以上訴的。
涉外仲裁裁決的撤銷該怎么做
涉外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有哪些?
一方不執行生效仲裁裁決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認定二套房或多套房
2021-02-28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