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聚眾斗毆是否構成犯罪?
要證明自己是不知情的情況下就不屬于,如果證明不了就屬于犯罪
從法律規定上看,聚眾斗毆犯罪應當劃分主從犯。
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據這一規定,只要是二個以上的行為人在共同的犯意支配下實施的犯罪行為,均構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可以分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指一個人可以實行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的犯罪。刑法分則的大部分罪名都是任意的共同犯罪。如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等。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必須由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的犯罪。必要的共同犯罪必須要在刑法分則條文中明確予以規定才能構成,一般包括對向犯、聚眾共同犯罪、集團共同犯罪,如聚眾持械劫獄罪、聚眾沖擊軍事禁區罪等。刑法根據共同犯罪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在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分別規定了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以便準確適用刑罰。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可知構成聚眾斗毆犯罪必須要聚眾即糾集多人,包括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其他參加者。為了保持刑法應有謙抑性,刑法規定并不是所有參加聚眾斗毆的人都構成犯罪,只處罰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根據刑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斗毆中起組織、指揮、策劃作用的犯罪分子。積極參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其他在斗毆中發揮重要作用或者直接致死、致傷他人者。從上述分析可知,聚眾斗毆罪必須要二人以上才能構成,是共同犯罪中的必要的共同犯罪。
既然聚眾斗毆罪是共同犯罪,就應當適用刑法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適用共同犯罪中主從犯劃分的規定。因為刑法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屬于刑法總則的規定,聚眾斗毆罪則屬于刑法分則規定。刑法總則的效力遍及刑法分則。如果聚眾斗毆罪只區分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而不適用共同犯罪主從犯的劃分,無疑是違反刑法總則效力的規定的。
二、聚眾斗毆從犯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從犯與主犯相比,無論是主觀惡性還是客觀危害,都要輕一些。因此,我國刑法規定的從犯的處罰原則具有科學根據。
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從犯的刑事責任是同主犯應負的刑事責任相比較而言,比主犯應受到的刑罰處罰要輕。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從犯實際受到的處罰一定比主犯輕。因為主犯可能具有從輕或者減輕甚至免除處罰的情節(例如自首),當從犯沒有這樣的情節時,當然不應隨主犯的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而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只要是精神智力方面不存在什么問題的,對于聚眾斗毆的這種行為自己不會辨別不出來,所以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不存在著參與聚眾斗毆自己是不知情的,因為自己不想動手的話也沒人會逼著動手。但是,不清楚聚眾斗毆的原因可是也參與了聚眾斗毆并且也有動手的話,從犯也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未成年聚眾斗毆罪該怎么處罰
怎么才能認定聚眾斗毆罪犯罪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是什么
2021-03-07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如何認定安置對象
2020-12-26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