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釁滋事這個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會遇到的,因為存在這樣的行為,所以法律才會有所規定,才會有對應的處罰措施。尋釁滋事罪是行為人主觀上故意實施一些辱罵他人的行為,并且造成了嚴重后果的。那么關于尋釁滋事和解會受到懲罰嗎?
一、尋釁滋事罪和解協議達成還會受到懲罰嗎
尋釁滋事罪是公訴案件,原則上是不允許和解的,但是情節輕微是可以和解的,雖然達成了和解協議,還是會受到刑事處罰,但會從輕或減輕處罰。
尋釁滋事罪的認定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尋釁滋事罪的刑法規定
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尋釁滋事罪的客體要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隨意毆打他人,是指出于耍威風、取樂等不健康動機,無故、無理毆打相識或者素不相識的人。這里的"情節惡劣的",是指隨意毆打他人手段殘忍的,多次隨意毆打他人的;造成被毆打人自殺等嚴重后果的等等。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是指出于取樂、尋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動機,無故無理追趕、攔擋、侮辱、謾罵、恐嚇他人,此多表現為追逐、攔截、辱罵婦女。這里的"情節惡劣的",主要是指經常性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的;造成惡劣影響或者激起民憤的;造成其他后果的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行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或者侮辱婦女的,則構成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
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有公私財物,是指以蠻不講理的流氓手段,強行索要市場、商店的商品以及他人的財物,或者隨心所欲損壞、毀滅、占用公私財物。這里的情節嚴重的,是指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的公私財物數量大的;造成惡劣影響的;多次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造成公私財物受到嚴重損失的等等。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是指出于取樂、尋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動機,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制造事端,擾亂公共場所秩序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是指公共場所正常的秩序受到破壞,引起群眾驚慌、逃離等嚴重混亂局面的
尋釁滋事和解可以嗎?尋釁滋事要看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是怎么樣的來認定,如果行為人因為實施了尋釁滋事的行為,導致后果很嚴重的,那么涉嫌尋釁滋事罪,屬于公訴案件,一般是不可以和解的,一般還是要按照刑事處罰來認定。
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差別
尋釁滋事罪量刑標準2020
尋釁滋事罪量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爺爺坐過牢影響孫子嗎
2020-11-28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