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限定清償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我國《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這就是權利義務概括承受。
《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
幾個繼承人接受遺產,各繼承人應按其繼承遺產的份額比例分擔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責任。
執行遺贈依法應當首先清償被遺贈人應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遺產債務清償的五個原則:
(一)接受繼承與承擔債務清償責任相統一原則
繼承人表示接受繼承,是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的一并接受,不能只享受財產權利而不承擔財產義務。接受繼承的繼承人同時依法接受了債務清償責任;放棄繼承的繼承人不承擔債務。我國繼承法第33條第2款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這是我國繼承法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體現。
(二)限定繼承原則
所謂限定繼承,是指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遺產債務的清償只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部分,繼承人不負清償責任。也就是說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遺產債務不負無限清償責任,而僅以繼承的遺產的實際價值負有限的清償責任,超過部分可以不予清償。
我國繼承法第33條第1款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部分,繼承人自愿清償的不在此限。”此即繼承法關于限定繼承的規定。
依據限定繼承原則,繼承人接受遺產后,對于被繼承人的債務,僅在其接受的遺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負責清償應當交付給被繼承人的債權人的債務,對于超出遺產實際價值的債務,可以不負責清償。對于這一原則的理解和使用,需要明確以下兩條界線:
1、要明確繼承開始前的債務和繼承開始后的債務的界限。繼承人應清償的債務和繳納的稅款只限于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和應繳納的稅款,不包括被繼承人死后繼承人所欠的債務和稅款。在繼承開始以后,遺產分割完畢以前,遺產保管人或實際占有人因保管遺產或對遺產進行必要的維修保養所支出的費用,以及按規定應當繳納的各種稅款,這些債務雖然是在繼承人實際取得遺產以前發生,但它不是被繼承人個人生前所欠,是在被繼承人死后,即繼承人已依當然繼承主義取得遺產所有權后發生的,因此應當由繼承人在自己的個人財產中清償,而不得在分割遺產時從遺產的價值中扣除。
2、要明確繼承開始時遺產的實際價值和分割遺產時遺產的實際價值的界限。我國繼承法所規定的“遺產實際價值”,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所有財產的實際價值,而不是遺產分割時的實際價值。因此在遺產分割以前,如果繼承人已實際占有遺產,并由于其對遺產的使用導致其價值的減少,那么在清償債務時,繼承人應承擔的債務或債務份額仍應按繼承開始時遺產的實際價值計算,并且該繼承人不得以放棄繼承為理由拒絕對債務的承擔。也就是說,在繼承人放棄繼承時,如果遺產因在分割前已被該繼承人實際占有并消耗掉部分價值而不足以清償債務,則應由該繼承人補償其消耗的那部分價值。
(三)特定遺產債務的清償不受限定繼承范圍限制的原則
被繼承人生前為繼承人的需要所欠的債務和繼承人應盡扶養義務而沒有盡到義務致使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清償時不以死者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繼承人應負無限的清償責任,即繼承人應以自己的固有財產進行清償。
雖然我國法律中規定了特定條件下的對遺產債務的無限清償責任,但這種特定條件是受到限制的,即只有在繼承人因沒有履行其應盡的義務而導致被繼承人所欠下的債務,繼承人才負無限責任。所以,我國繼承法的清償遺產債務基本原則仍然是限定繼承原則,這是處理遺產債務清償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
(四)應為特定繼承人保留必要遺產份額原則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此規定體現了養老育幼、保障殘疾人生活的原則,不但遺囑人立遺囑、繼承人分割遺產,而且清償遺產債務都應當嚴格遵循這一原則,為此,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1條明確指出:“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即使遺產不足以清償債務,也應當為其保留適當遺產。在清償遺產債務時,即使遺產的實際價值不足以清償債務,也應當為需要特殊照顧的缺乏勞動能力的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適當的遺產,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五)清償債務優先于執行遺贈原則
遺贈是被繼承人以立遺囑的方式將其財產死后贈與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行為。所謂清償債務優先于執行遺贈,即是在被繼承人負有遺產債務的情況下,應當優先用遺產清償債務,如留有剩余的遺產才執行遺贈。這主要是為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被繼承人利用遺贈逃避債務。為此,我國《繼承法》第34條規定:“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當債務人在死亡之前還沒有還款是需要在此后進行償還的,一般情況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有繼承人繼承了他的財產,就應該有由此人承擔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