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1991年11月14日,王廷寶從臺灣回到家鄉福建省永定縣立下一份,表示“其身后的一切產業都歸王寧繼承”。王廷寶既無配偶又無子女,父母雙親及一個親生弟弟均已去世,其比較近的親屬有堂兄王廷華、王廷才以及其親生弟弟的養子王海平。王寧系王海平的兒子,1987年5月27日生.2002年4月份王廷寶從臺灣回到大陸,在永定縣與王海平一家一起生活,但其財產由其住在廈門市的堂兄王廷華保管。王廷寶于2003年7月9日去世。2003年8月8日,王廷華寫信給其住在永定縣的弟弟王廷才,信中提到由王廷華保管的王廷寶的財產的分配方案,其內容為:王海平分得10萬元;王廷華分得8萬元;其他親房分得6萬元。王海平一家知悉了該信的內容。2003年12月5日,王海平一家到廈門市與王廷華簽訂了兩份遺款分配協議。其中,一份遺款分配協議的當事人為王海平和王廷華,內容大意為:王廷寶生前寄存在王廷華處約人民幣36萬元,其中存款24萬元,借條12萬元。為盡快處理該款,王海平和王寧均同意王廷華在給王廷才信中提出的分配方案。另一份遺款分配協議的當事人為王寧和王廷華,協議簽訂時王寧的父母都在場,內容大意為:王廷華與王海平共同研究,王建科(王建科為王海平所在村的村委書記兼調解委員會主任)作為中間人調解,同意將存款24萬元,由王海平分得10萬元,王廷華分得8萬元,親房分得6萬元;借條12萬元作為教育基金用于公益事業。王海平負責祭奠作墳,王廷華協助王海平。協議簽訂后,遂按照協議的內容分配了遺款。2004年1月9日,王海平代理原告王寧起訴被告王廷華,表示己方因害怕被告將全部遺款花光而被迫接受遺款分配方案,意思表示不真實,請求法院確認遺款分配協議無效,并要求被告和親房返還分得的金錢以及借條三張。
一審法院判決:王寧是受遺贈人,王廷寶在2003年7月9日去世,受遺贈人應于此后2個月內作出接受的表示,否則視為放棄,王寧在2003年9月9日前未作出接受的表示,應視為放棄受遺贈。2003年12月5日,原告王寧在已放棄受遺贈的情況下,與被告簽訂了協議。雖然簽訂協議時原告未滿18周歲,但其母親在場,父親也在協議上簽字,協議內容沒有損害其利益,代理行為有效。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方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提起上訴,其主張為:自己是受遺贈人,被告是遺產保管人,被告無權處分遺產。王寧從未放棄受遺贈,王廷寶死后王寧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只能通過法定代理人作出,法定代理人即使明示放棄受遺贈,由于其行為直接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也應當被認為是無效的。二審尚未審結。
法理評析:
一、被告是否存在脅迫原告放棄受遺贈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通意見》)第69條的規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失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脅迫的法律構成包括:(1)有脅迫的事實存在。脅迫是一種使對方產生心理壓力的事實,既可表現為語言,也可以表現為具體的行為。(2)脅迫具有非法性。這一要件是脅迫構成的關鍵要素。如果脅迫不具有非法性,則脅迫將不成立。判斷是否非法主要從脅迫的手段、目的以及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系來區分。(3)脅迫與合同訂立之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合同當事人一方訂立合同是由于對方或者第三人脅迫的結果。如果只有脅迫行為,但這種脅迫行為并沒有影響締約人的意思自由時,不構成脅迫。(4)脅迫必須達到足以影響當事人意思自由的程度。[i]本案中,被告王廷華在給王廷才的信中提出了對王廷寶遺產的分配方案,此種行為是否構成對王海平一家的脅迫呢?王海平一家從該信中能夠看出王廷華想要分得部分遺產,而遺產全部在王廷華的保管之下,如果王海平一家不同意分給王廷華部分遺產,確實存在著王廷華花掉全部遺款而拒不交給王海平一家的可能。這種情形的確給王海平一家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是這種當事人臆測的危險能否構成脅迫還有必要作更深入的探討。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總是處于某種程度的壓力之下,只是壓力的程度有差別而已。不能將任何壓力都作為脅迫行為而賦予當事人請求撤銷或者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否則交易的安定性就會喪失。遺產管理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侵占遺產拒不按照法律或者遺囑要求分配的可能性,而此種危險是由于遺產管理人自身的特殊地位造成的,不具有非法性,也不足以影響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意思自由,因而不應被視為脅迫。盡管被告王廷華在信中表明想要分得部分遺產,但這是在不知道有遺囑已經將遺產全部處分的情況下作出的行為,并非是想要脅迫王海平一家放棄部分遺產的權利,沒有增加拒不交付遺產的危險。王海平一家因此而認為這是被告王廷華在對其進行脅迫是沒有正當理由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