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規定:繼承人由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況有哪些:
繼承權的喪失,又稱為繼承權的剝奪,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取消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繼承權是公民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非有法定的事由,非經法定的程序,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只有在發生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犯有某種犯罪行為,或者其他嚴重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法定事由時,繼承人的繼承權才能被依法剝奪。
依現行繼承法第7條的規定,喪失繼承權的事由,有以下四種: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也不論是否受到刑事責任的追究,都喪失繼承權。這里要注意三點:(1)必須是故意殺人。過失殺人不喪失繼承權。(2)不論出于何種動機和原因,只要是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均喪失繼承權。(3)只要是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既遂未遂,均喪失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成繼承人為爭奪遺產殺害其他繼承人的行為,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主觀上有殺害其他繼承人的故意,且具有爭奪遺產的目的。二是客觀上實施了非法剝奪其他繼承人生命的行為。在具體把握時,應注意:
(1)繼承人殺害的對象是其他繼承人。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是指繼承人實施剝奪其他繼承人生命的違法犯罪行為。這種行為的主體為繼承人,只要是繼承人實施該殺害行為,不論是直接殺害還是教唆他人實施殺害行為,均可構成。但繼承人的配偶或其他親屬獨立實施殺害行為的,不發生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后果。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既包括法定繼承人殺害遺囑繼承人的情形,也包括遺囑繼承人殺害法定繼承人的情形;既包括后一順序的繼承人殺害前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也包括前—順序的繼承人殺害后一順序的繼承人,還包括繼承人殺害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總之,只要繼承人所殺害的是我國法律規定的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內的人,就為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的行為。
(2)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的目的是為了爭奪遺產。這是構成該行為的主觀要件。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不是為了爭奪遺產,而是為了其他目的,出于其他的動機,其雖會受刑事責任的追究,但不能因此而喪失繼承權。即使因繼承人殺害了其他繼承人而使繼承人實際上可以多得到遺產的,只要繼承人殺害的動機和目的不是為了爭奪遺產,其繼承權也就不因此而喪失。但是,只要繼承人為了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不論其殺害行為既遂或未遂,也不論其是否被追究刑事責任,均喪失繼承權。
3、遺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是指依法負有法定義務且具有扶養能力的繼承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繼承人,故意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遺棄行為不限于積極的行為,消極的不作為也可構成。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均喪失繼承權,而不問其是否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以后確有悔改表現,而且被繼承人生前又表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虐待被繼承人,是指繼承人在被繼承人生前對其以各種手段進行身體上或者精神上的摧殘或折磨。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的,并不都喪失繼承權;只有虐待情節嚴重的,才喪失繼承權。因此,正確認定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的行為是否為情節嚴重,是確認繼承人是否喪失繼承權的關鍵。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但是,只要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不論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其是否被追究刑事責任,均喪失繼承權。如同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情形一樣,如果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雖情節嚴重,但以后確有悔改表現,并且受虐待的被繼承人生前又表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但是如果只有繼承人的悔改行為,被繼承人生前未表示寬恕,或者雖被繼承人生前表示寬恕,但繼承人并沒在悔改表現的,則繼承人仍喪失繼承權。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囑是被繼承人生前做出的于其死亡后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是被繼承人生前對自己的財產做出的處分決定,是被繼承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置其合法財產的法律形式。因此,任何人不能代替被繼承人設立遺囑,任何人不能非法改變被繼承人生前的意愿。被繼承人的合法遺囑受法律的保護。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都是違法的行為。
所謂偽造遺囑,是指繼承人以被繼承人的名義制作假遺囑。所謂篡改遺囑,是指繼承人改變被繼承人所立的遺囑的內容。所謂銷毀遺囑,是指繼承人將被繼承人所立的遺囑完全破壞、毀滅。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被繼承人的遺囑,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所謂“情節嚴重”,是指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