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繼承,繼承人,被繼承人,繼承權,繼承權之喪失,遺囑
相關概念簡述
繼承權之喪失,又稱繼承權的剝奪,是指對被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犯有某種罪行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繼承人,依照法律取消其原來享有的繼承權。[1]
繼承權之喪失可分為絕對喪失與相對喪失。繼承權之絕對喪失,又稱繼承權的終局喪失,是指因發生某種法定事由,繼承人的繼承權終局的喪失,該繼承人絕對不得也不能享有繼承權。繼承權之相對喪失,是指因發生某種法定事由,繼承人的繼承權暫時喪失,若其有悔過表現,且得到被繼承人寬恕,其繼承權可恢復,若無,則喪失繼承權。[2]
遺囑是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的規定處分自己的財產及安排與此有關的事務并于死亡后發生法律效力的單方民事行為。[3]
筆者觀點認為繼承權之喪失,應當是指在繼承法律關系中,繼承人在履行義務,享有權利的同時,由于違反了繼承法的特殊規定,而迫使其喪失繼承權的權利,即繼承權的被剝奪。
法律之規定
繼承法總則及繼承法司法解釋于繼承權之喪失有如下規定:①繼承法總則第七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意見:“關于總則部分第10條: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均可確認其喪失繼承權。(第二款)。第11條: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即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第12條: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第(一)項或第(二)項所列之行為,而被繼承人以遺囑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遺囑無效,并按繼承法第七條的規定處理。第13條: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或者遺棄被繼承人的,如以后確有悔過表現,而且被虐待人、被遺棄人生前又表示寬恕,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第14條: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第28條: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多的,可適當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申請法律援助應當符合的基本條件
2021-03-03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