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使用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根據民法總則使用權的規定,使用權是指所有人以自主的意思運用或利用其物的法律可能性。使用權又劃分為房屋使用權、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使用權。
房屋使用權,是指房主按照住房性能對房屋進行事實上的利用。同樣通過一定法律契約,非房屋所有權人也可獲得房屋的使用權。房主將房屋租給他人使用,并不失去對房屋的所有權。
土地使用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
二、物權法定原則
所謂物權法定原則,亦稱物權法定主義,是指物權的種類與內容只能由法律來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
物權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如下:
1、物權的種類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創設,學說稱為“類型強制”。
根據物權法定主義,當事人設定的物權必須符合現行法律的明確規定,即“只允許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物權秩序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物權種類時,則不能解釋為法律允許當事人自由設定,只可解釋為法律禁止當事人創設此種物權,例如,設定不移轉占有的動產質權;約定租賃權為用益性質的他物權等,都因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物權種類法定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2、物權的內容法定,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學說稱為“類型固定”。
當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規定的物權內容的界限,改變法律明文規定的物權內容,如約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對其所有物的處分權,亦即取消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由于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所有物于法令限制范圍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無論設定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都不能對物權人處分權設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則將使所有權有名無實。
3、物權的效力法定,當事人不得協議變更。
物權的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物權的強制性作用力,是合法行為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保障力。物權為絕對權、對世權,具有對抗一般人的效力,關涉國家、社會和第三人的利益,影響物權的流轉和交易安全。因此物權具有的排他、優先及追及效力,都應當由法律明確規定,不容當事人通過協議隨意改變。例如,根據中國《擔保法》的規定,抵押權人有權就抵押物優先受償,如果當事人通過協議設定不具有優先受償性的抵押權,這種約定應歸于無效。
4、物權的公示方式法定,當事人不得隨意確定。
關于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世界各國的通例為:動產公示以交付(占有)為原則,以登記為例外;不動產均以登記為公示方法。法律對物權變動時的公示方式均有明確規定,非以法定方式予以公示,物權的變動或者無效,或者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不得協商不經公示的所有權轉移。例如,當事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房屋不通過登記而發生所有權的轉移,這一約定,因為違反了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要件而無效。如果該房屋在未交付前又出賣給第三人,并且第三人已經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則第三人取得房屋所有權。
我國的土地資源就是一種使用權,民事主體只有在獲得一定面積土地的使用權之后,才能獲得土地的收益權等。民法總則是最新制定后頒發的,當中關于使用權的相關規定,適合于我國現階段的社會情況,若是有他人侵犯了子的使用權,那么可以這些法規為依據,提出訴訟。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的意思表示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中的近親屬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疑似犯罪可以扭送嗎
2020-12-07醫療事故訴訟時間多長就不能訴訟了
2021-03-13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