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定義是什么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17年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3月18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主要內容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的發布進一步規范了我國公民的各種社會行為,對加強社會穩定和公民之間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應當嚴格遵守民法總則上關于社會生活的各種行為規范,遵守相關法律規定的條款,避免造成違法犯罪活動而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給自身的社會生活造成嚴重災難。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漳浦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6不同意拆遷政府能不能拆
2021-03-18房產證按份共有拆遷的要如何處理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