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定義是什么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17年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3月18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主要內容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的發布進一步規范了我國公民的各種社會行為,對加強社會穩定和公民之間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應當嚴格遵守民法總則上關于社會生活的各種行為規范,遵守相關法律規定的條款,避免造成違法犯罪活動而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給自身的社會生活造成嚴重災難。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院裁定書和判決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26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