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第148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一)在欺詐人方面:
1、須有欺騙他人的行為。欺詐行為是故意把不真實的情況表示給別人,無論虛構事實、歪曲事實或者隱匿事實均屬之。欺詐往往呈現為積極行為,而消極行為,尤其是沉默,則必須是法律、合同或者商業習慣上有告知事實的義務,而未告知時才能構成欺詐。
2、須有欺詐故意。欺詐故意,是指具有欺騙他人的故意,這種故意的含義包括兩層:
(1)是使相對人陷于錯誤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情事不真實,并且明知相對人有陷入錯誤的可能;
(2)是有使相對人陷于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這兩種故意從根本上妨礙了被欺詐人意思形成的自由。
(二)在被欺詐人方面:
1、須被欺詐人因受欺詐而陷于錯誤。被欺詐人陷于錯誤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須有因果關系。如果被欺詐人并不陷于錯誤,或者雖然陷于錯誤,但該錯誤不是受欺詐而產生,則欺詐行為不能成立。
2、須被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即錯誤與意思表示之間須有因果聯系。如果被欺詐人雖然陷于錯誤,但是并沒有因之而作出意思表示;或者雖有意思表示,卻不是因錯誤所致,欺詐行為也不能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被欺詐人必須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才可以撤銷。
二、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包括哪些?
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的訂合是建立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的,合同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實際生活當中經常有這樣的人,自己編造出一套謊言,使對方在看不清楚真相,不了解相應法律后果的情況下去簽訂合同或者做出一些其他有可能會影響到自身合法權利的意思表示。欺詐一方可能當時會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但任何的行為只要存在著欺詐的因素都是經不起時間的推銷的,而且在發現之后,根本上都是無效的。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怎么處理
2020-11-22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有哪些
2021-03-17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