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是如何定義的
欺詐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當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錯誤陳述,發生認識上的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即構成因受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為了保護受欺詐的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的約束,在法律中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也是致使民事行為無效或可撤銷的行為。受欺詐而實施的行為,則是由于他人的欺詐行為陷于錯誤,進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二、欺詐行為的法律要件
(一)在欺詐人方面:
1、須有欺騙他人的行為。欺詐行為是故意把不真實的情況表示給別人,無論虛構事實、歪曲事實或者隱匿事實均屬之。欺詐往往呈現為積極行為,而消極行為,尤其是沉默,則必須是法律、合同或者商業習慣上有告知事實的義務,而未告知時才能構成欺詐。
2、須有欺詐故意。欺詐故意,是指具有欺騙他人的故意,這種故意的含義包括兩層:
(1)是使相對人陷于錯誤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情事不真實,并且明知相對人有陷入錯誤的可能;
(2)是有使相對人陷于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這兩種故意從根本上妨礙了被欺詐人意思形成的自由。
(二)在被欺詐人方面:
1、須被欺詐人因受欺詐而陷于錯誤。被欺詐人陷于錯誤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須有因果關系。如果被欺詐人并不陷于錯誤,或者雖然陷于錯誤,但該錯誤不是受欺詐而產生,則欺詐行為不能成立。
2、須被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即錯誤與意思表示之間須有因果聯系。如果被欺詐人雖然陷于錯誤,但是并沒有因之而作出意思表示;或者雖有意思表示,卻不是因錯誤所致,欺詐行為也不能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被欺詐人必須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才可以撤銷。
這個時候小編還是要提醒讀者,如果我們要是想進一步的了解關于欺詐的一些相關規定的話,就需要對民法總則的一些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以及閱讀。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假電視廣告怎么投訴
2021-01-04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辦理
2020-12-07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