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與很多國家都建立了外交關系,因此現在我國對外交流也越來越多,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這種情況,比如一個中國人人在國外犯罪,并且在國外被采取了司法措施了, 那么這時候應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就要涉及到承認執行國外仲裁裁決的知識了。
一、法律淵源
中國本著鼓勵發展對外經濟貿易、保障本國仲裁裁決在外國也能得到承認和執行的目的,在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逐漸確立了相關立法,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了相應規定和司法解釋。目前,針對在中國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其法律依據主要為:
1. 《紐約公約》
1958年6月10日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國際商業仲裁會議上簽署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以下或稱《紐約公約》)是目前國際上關于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最重要的公約,其規定了各締約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條件以及當事人和被申請地國家拒絕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理由。目前,《紐約公約》的締約國已達150多個,G20成員中除歐盟外均為締約國。
1986年12月2日,中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正式批準了國務院關于加入1958年《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議案,并同時聲明: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只在互惠的基礎上對在另一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適用公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只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認定的屬于契約性和非契約性商事法律關系所引起的爭議適用該公約。1987年4月22日起,《紐約公約》正式對中國生效。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
為了促進《紐約公約》的順利實施,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4月10日發布了《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法(經)發(1987)5號]。該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紐約公約》的適用規則,包括管轄、申請期限、承認和執行的審查標準等。
3. 《民事訴訟法》
1991年4月9日,《民事訴訟法》公布施行,其正式將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及執行納入了中國民事訴訟體系。該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4.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加強對地方法院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工作的監督,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8月28日發布了《關于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法發(1995)18號]。該通知規定,凡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機構的裁決,如果人民法院認為外國仲裁裁決不符合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的規定或者不符合互惠原則的,在裁定不予執行或拒絕承認和執行之前,必須報請本轄區所屬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如果高級人民法院同意不予執行或者拒絕承認和執行,應將其審查意見報最高人民法院。待最高人民法院經過研究作出同意的答復后,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才可以裁定不予執行或者拒絕承認和執行。從該通知可以看出,事涉互惠,中國對于拒絕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是較為謹慎的,實踐中中國法院也以裁定承認為主流或占多數,不承認為例外或少數。
5.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法釋(1998)28號]。該規定明確了中國法院依照《紐約公約》規定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具體相關內容可參見本文第三和第六部分。
二、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三條,在中國申請承認和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應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需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五百四十六條,只有已得到中國法院裁定承認的仲裁裁決才可向中國法院申請執行,承認與執行既可同時申請也可分開申請,但當事人僅申請承認而未同時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僅對應否承認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定。
三、時效與審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第五條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承認與執行的期間為二年,從仲裁裁決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仲裁裁決書生效之日起計算。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第四條,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決定予以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應在受理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裁定,如無特殊情況,應在裁定后六個月內執行完畢;決定不予承認和執行的,須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在受理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四、是否承認與執行,法院的判斷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的通知》第四條,我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接到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后,應對申請承認及執行的仲裁裁決進行審查,如果認為不具有《紐約公約》第五條第一、二兩項所列的情形,應當裁定承認其效力,并且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執行;如果認定具有第五條第二項所列的情形之一的,或者根據被執行人提供的證據證明具有第五條第一項所列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拒絕承認及執行。一句話,中國法院不對外國仲裁裁決進行實體審查;具體而言,除非外國仲裁裁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否則中國法院依法均應裁定承認與執行:
簽訂仲裁協議的當事人根據對其適用的法律存在某種無行為能力的情形;或者仲裁協議根據所選定的準據法應被認定為無效;或者雖未選定準據法,但仲裁協議根據裁決地所在國法律應被認定為無效的。
被執行人未接到關于指派仲裁員或關于仲裁程序的適當通知,或者由于其它原因未能對案件進行申辯的。
仲裁裁決所處理的爭議非為交付仲裁的標的或不包括在仲裁協議規定之內;或者仲裁裁決載有超出仲裁協議范圍以外事項的決定(但如關于交付仲裁事項的決定可與未交付仲裁事項的決定劃分時,關于交付仲裁事項的決定可予以承認與執行)。
仲裁庭的組成或仲裁程序與當事人之間的協議約定不符;或者當事人未協議約定,但仲裁庭的組成或仲裁程序與仲裁地所在國的法律不符的。
仲裁裁決對當事人還未產生拘束力,或者仲裁裁決已經由裁決作出地國家或裁決所依據法律的國家的主管機關撤銷或停止執行的。
依照申請承認和執行地所在國的法律,爭議事項不可以通過仲裁解決的。
該仲裁裁決內容與申請承認和執行地所在國的公共秩序抵觸的。五、申請承認與執行通常向法院提交的文件
委托手續
針對外國人、外國企業或組織這一方,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五百二十三條的規定,其在申請承認與執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向有管轄權法院的立案庭提交下列證明文件:
1. 當事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外國人可提供護照等用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外國企業或者組織可提供企業注冊信息、公司章程等身份證明文件。
2. 委托書
外國人、外國企業或組織如委托中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其委托代表人參加訴訟的證明。受委托人是律師的,還應提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相關函件,如律所介紹信。
3. 有權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在中國的普通民事訴訟中,針對企業或其他組織,一般會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或《主要負責人證明書》,外國企業和組織可以沒有“法定代表人”這一概念,但一般仍需提交一份書面文件說明其有權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并附上能證明其職務的文件及其護照復印件。前述有權代表人一般是公司的股東、董事、總經理等,其與在授權委托書等訴訟文書上簽章的應為同一人。
申請書
針對申請人向法院立案庭提交的書面申請書,我們附了一個我們設計的中英文模板(見附件一和附件二,其中當事人名稱、事項等屬于虛構),供您參考。
撰寫申請書需注意:一、在請求事項首部即需表明申請人要求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并將裁決書的名稱、編號注明;二、將外國仲裁裁決書中的裁決事項清晰地列于請求事項部分;三、應就裁決事項的總標的換算成人民幣金額,附于請求事項尾部,涉及利息等計算較為復雜的,應將不同時期的適用利率、計算公式等作成表格附后;四、如當事人名稱、地址等信息為外語,應在相應的外語信息后附上中文音譯或中文翻譯,方便法院審理。
證據清單及證據材料
如前所述,除非具有本文第四部分所述情形之一,外國仲裁裁決應被裁定承認與執行。因此,在申請承認與執行案件受理后,作為申請人一方應在法院規定的舉證期限內就仲裁裁決全過程不存在前述不利情形等進行舉證。根據我們的訴訟經驗,主要證據大致有如下幾類:
仲裁協議或載有仲裁條款的合同,證明雙方已就爭議事項達成仲裁協議。
基礎交易合同,證明爭議事項屬于仲裁協議所規定的范圍。
仲裁裁決書,證明仲裁裁決內容及該裁決已產生效力。
針對仲裁過程的各個重要環節(包括但不限于關于仲裁申請書、指派仲裁員、舉證、答辯、仲裁費用交納、仲裁裁決下達、上訴或申訴、仲裁執行情況等),所有涉及這些重要環節的往來電子郵件、傳真、函件及其送達憑證等,證明仲裁程序的完整性和合規性。
仲裁機構的章程、規則或仲裁作出地所在國的相關法律,證明仲裁庭組成及仲裁程序符合仲裁規則或法律。
公證、認證和翻譯
前述委托手續、申請書和證據材料,如為從中國領域外寄交、托交或在域外形成的,其在提交法院前均應經所在國(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的設立登記地國,或是辦理了營業登記手續的第三國)的公證機關公證,并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同時,所有提交法院的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均應附有具備相應資質的翻譯機構蓋章的中文譯本,相應地,需同時提供翻譯機構的營業執照等能夠證明其翻譯資質的文件。
現行法律、法規雖規定了前述公證、認證和翻譯程序,但并未明確各個程序的先后順序。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同法院對于先公證認證再翻譯,還是先翻譯再公證認證存在不同的操作要求,例如,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應先翻譯,再將英文版及中文翻譯件一同進行公證、認證,而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則表示對于翻譯與公證、認證的順序并無強行要求。因為這類案件的當事人與中國律師身處異國,往來聯系不易,為了避免折騰向你付銀子的當事人,也為了避免折騰你自己,有經驗的律師一定要在立案前就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確認其對于公證、認證和翻譯等相關事項的具體要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承認執行國外仲裁裁決的相關知識一定要是在滿足一定的主體條件下才可以申請承認的,并不是只要有人在外國犯罪,被采取司法措施之后,然后再到中國來,都要申請承認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以上就是需要滿足的相關條件,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
拖欠工程款仲裁怎么進行,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