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的經濟處罰是怎樣的?
偷稅漏稅的經濟處罰主要是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具體的處罰如下:
1、《稅收征管法》
第三十八條 稅務機關有根據認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的,可以在規定的納稅期之前,責令限期繳納應納稅款;在限期內發現納稅人有明顯的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的收入的跡象的,稅務機關可以責成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如果納稅人不能提供納稅擔保,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采取下列稅收保全措施:
(1)書面通知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凍結納稅人的金額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納稅人的價值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
納稅人在前款規定的限期內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必須立即解除稅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滿仍未繳納稅款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書面通知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凍結的存款中扣繳稅款,或者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稅收保全措施的范圍之內。
第七十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2、《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發現別人偷稅漏稅如何舉報
1、可以向當地稅務機關舉報(國稅或地稅),可以匿名或者實名舉報,能提供相關證據最好,因為雖然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可,但實名舉報才有獎勵。舉報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開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勵舉報人盡可能提供被舉報人的姓名、單位、住址和稅務違法事實證據。
2、《稅收征管法》第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縣或縣級以上稅務機關的稽查局設立了稅收違法案件舉報中心,負責受理納稅人稅收違法行為舉報,舉報中心的電話號碼、通訊地址及郵政編碼等信息向社會公布。上述發現企業偷漏稅的公民個人,可以采取書信、口頭、電話等形式舉報。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稅務機關都應受理。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任何實施偷稅漏稅行為的個人或者是單位,侵犯了都是國家的財產權益,這是因為稅收是國家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這些錢國家在收繳之后,一般會用于建設社會基礎設施,故此逃稅的行為也侵犯了社會公眾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之中,若是發現他人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開設空殼公司偷稅漏稅怎么處罰
新刑法修改了偷稅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訴訟起訴狀
2020-12-03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旅行社合作協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