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逃稅的區別是什么?
偷稅漏稅逃稅的區別是: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二、具體情況
偷稅: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
按照新《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
二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四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
對偷稅行為,稅務機關一經發現,應當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并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構成偷稅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逃稅: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
(1)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西方國家一般稱“逃稅”,在我國稱“偷稅”、“抗稅”、或“漏稅”;
(2)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偷稅漏稅逃稅都是違反我國的稅收規定,非法侵占稅務利益的行為,在我國對偷稅漏稅逃稅的判罰是非常嚴重的,涉及到相關偷稅漏稅逃稅問題的,都需要面臨巨額罰款,造成惡劣影響和巨大經濟損失的,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公民應當嚴格遵守相關稅收的法律規定,避免出現偷稅漏稅逃稅行為。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