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偷稅漏稅的種類有哪些?
納稅義務人采用種種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資本主義國家,逃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納稅;一種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納稅。前者稱逃稅,后者又稱避稅。
狹義的逃稅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不按稅法規定申報納稅的一種違法行為。如利用漏報、少報、不報應稅收入、收益;偽造賬證,隱匿財產,甚至賄賂稅收官員等非法手段逃避納稅。
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
(1)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西方國家一般稱“逃稅”,在我國稱“抗稅”、或“漏稅”。
(2)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二、偷稅和漏稅的區分
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
漏稅,是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
1、主觀方面不同。偷稅是出于故意,而漏稅是過失行為。偷稅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而積極希望或追求這一危害結果。漏稅的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卻設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偷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稅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這一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偷稅是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欺騙、隱瞞手段來不繳或少繳稅款,而漏稅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為或不作為。漏稅與偷稅的轉化。漏稅行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為偷稅。
3、法律后果不同。偷稅達到法定結果即構成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而漏稅是一種違法行為,行為人只須補繳稅款并交納滯納金。
《稅收征管法》第52條第2款也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末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延長到五年。”其中的“失誤”包含了無意造成的未繳或少繳稅款的種種情況,實質上就是漏稅。
納稅人采取非法手段,不遵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按規定申報納稅的行為一律被稱為偷稅,不繳或者少繳欺騙稅務部門的行為被稱之為漏稅。在我國對偷稅漏稅的處罰是相當嚴厲的,一旦發現需要補繳偷漏掉的稅務金額,同時還要上交相應金額的罰金。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能向政府舉報單位或個人有壞境污染的行為嗎
2021-01-17交通事故我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法院怎么判
2021-01-20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