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包人的過錯責任情形
一般情況下,工程發生質量問題,主要是由施工單位承擔責任,但是仔細研究《合同法》及《建筑法》等相關規定,筆者注意到,在下列情形下,發包人也應當承當相應的過錯責任:
第一,提供的設計存在缺陷,或者擅自要求施工單位變更設計;
第二,提供或者指定購買的建筑材料、配件、設備等不符合強制標準;
第三,未按照約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設備、場地、資金、技術資料等;
第四,直接指定分包。
二、發包人承擔的違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283條、284條以及《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12條等規定,發包人應當承擔不履行、不適當履行或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也就是采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的責任,承包人可以順延工期,并有權要求賠償提供、窩工等損失。
另外,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13條的規定,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質量不符合約定為由主張權利的,不予支持。
三、發包人就質量承擔責任后,承包人是否還應當承擔責任
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及《建設工程管理條例》的規定,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判斷施工方是否存在過錯:
第一,承包人明知建設單位提供的工程設計有問題或者在建設施工中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而沒有及時提供意見和建議,并繼續進行施工的;
第二,對建設單位提供的建筑材料、配件、設備和商品混泥土等未進行檢驗,或進行檢驗不合格仍予以使用的;
第三,對建設單位提出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標準,降低工程質量要求,承包人不予拒絕,而進行施工的。
只要承包人有上述過錯情形,那么在發包人承擔責任的同時,承包人也應當承當相應的過錯責任。
四、因發包方違約,承包人解除合同時能否主張可得利益
就該觀點,司法實踐中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就連最高院內部都意見不同意。但傾向性觀點認為,對于因發包人單方解除給施工方造成的可得利益損失應當予以支持。根據學界通說,可得利益損失包括三原則,即可預見原則、減損原則和損益相當原則。
可預見原則的判斷可以從發包人在簽訂合同時就應當預見到合同解除時可能給承包人造成的損失出發,該損失實際包括了承包方在解除合同后撤場后產生的一系列損失,包括機械設備租賃費、進出場費、人工費等直接損失,也包括合同履行完畢后,承包人可以獲得利潤損失。
減損規則判斷,要求承包人在接到發包人解除合同的通知后,應當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材料、人工、設備等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防止現場材料流失、停工、窩工的發生,機械設備的損害;由于施工合同的解除,承包人幾乎不可能獲益,因此,損益相抵原則幾乎沒有適用的余地。對于承包人來說,可得利益損失主要為經營性利潤損失,具體可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4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房子被拆遷了還要不要償還銀行貸款
2021-02-15遇到“未批先占”如何維權
2020-12-18司法強拆后的救濟辦法是什么
2021-01-09集體土地拆遷補償
2020-11-28城市房屋拆遷中,政府負有哪些責任
2020-12-27青苗補償費是否需要發票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