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怎么寫補充說明?
在民事訴訟中,因當事人提供瑕疵證據導致待證事實真偽不明,需要進行證據補充時,有效發揮補充作用的證據應當滿足三個基本要求:
1、證明內容具有客觀確定性;
2、能夠有效彌補瑕疵證據間的邏輯漏洞;
3、經過補強的證據證據力達到高度蓋然性標準。
要運用合法的手段收集證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二、民事訴訟補充證據時間是多長?
當事人必須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內提交證據,這個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不少于30天的期限,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確定并經法院認可,這個期限叫做“舉證期限”。當事人逾期提供的證據,法院一般不予采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或者采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三、民事證據有哪些?
1、書證、物證
書證、物證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形式的實物證據。物證是用于犯罪或與犯罪相關聯的,能夠證明犯罪行為和有關犯罪情節的物品或痕跡,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等。書證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進行聯絡的往來書信;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單據、賬本等。
2、證人證言
證人證言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作的陳述。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刑訴法對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向司法機關作證規定了義務,即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3、當事人陳述。
當事人的陳述是指當事人向執法人員所作的關于案件真實情況的敘述和承認。
4、視聽資料
視聽資料是指能夠作為證據的錄音、錄像、電腦儲存的數據等,是一種被固定、被保全的證據。它比較可靠,更接近于真實情況。但是視聽資料必須經過審查,才能認定作為證據。
5、鑒定結論
鑒定結論是鑒定人運用自己具有的專門知識對案件中專門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鑒別和判斷。它是一種獨立的證據。如法醫鑒定、指紋鑒定、筆跡鑒定、化學物品鑒定、精神病鑒定等。
當公民的權益受到侵犯后是可以通過起訴的方式解決的,在提起訴訟時為了更有效的證明也是需要向法院提交相關的證據,一般情況下可以提交書證物證、證人證言以及視聽資料等類型作為證據,在提交證據時也是需要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法院,當超過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法院一般不會受理。
民事訴訟證據規則是否失效
民事訴訟被告偽造證據會有什么后果?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土地流轉方式有幾種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