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應當中止執行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一)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三)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
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均屬于行政強制,兩者也都通過一定的強制性措施表現出來,但二者仍有著明顯的區別:
1、目的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強制相對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則是使相對人的人身與財產保持一定的狀態,從而預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或危險狀態。
2、前提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是法定義務人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強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對人不履行法定義務為適用條件,而是以危害社會的行為或事件的發生為前提。
3、動因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起因只能是義務人負有不作為義務而作為或負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而行政強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可以是危害社會的某種事件的發生,甚或是某種狀態的出現。
4、實施主體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只有行政機關。
5、結果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結果是以義務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而結束;行政強制措施在情況調查清楚后,經認定不需要繼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應該解除強制、恢復原狀,經認定需要繼續實施強制措施的,應依法采取相應的處理決定。
行政強制執行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才會發生,也是由特定行政機關來實施的,一般是由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來執行。但是在執行過程中,要是出現了《行政強制法》第39條中規定的任何一種情形,那么都是會導致執行中止。另外有一點是行政強制執行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行政強制執行并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這點與民事訴訟中的執行不太一樣。
行政復議與稅收強制執行的依據是什么
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責任年齡
2021-01-09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