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行政不作為的期限60日?
起訴行政不作為的期限不是60天,是6個月,這是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當中的46條規定,公民或者是法人如果向人民法院提起相關的刑事訴訟的話,應當從6個月之內來進行提起,最長不能夠超過法定期限的20年。起訴行政不作為的期限規定是:期限一般是兩個月。《行政訴訟法》中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相關法律依據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提起訴訟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三、什么是行政不作為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在當代社會,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權力比較淡薄,如果發生一些和政府相違背的事項的時候,不能夠切實維護自己的利益,但確實是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國家是存在著行政訴訟的,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員也好,都需要面對法律。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單位查閱配偶護照,是否侵犯隱私
2021-02-28公司給付的經濟補償金需要交個稅嗎
2020-12-07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農村房屋只有一般在拆遷范圍之內,怎么辦
2021-02-19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宅基地拆遷院子也會補償嗎
2021-02-27廣州舊城改造三分之二戶同意可強拆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