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的形式包括哪些?
1、在依申請的行政案件中,對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復。如高谷鎮大青村四組訴彭水縣國土局不處理土地糾紛一案。
2、在依職權的行政案件中,對受害人請求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申請或行政主體自己發現的需要立即實施救助義務的情形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拖延履行行政義務。
3、在接到行政相對人的許可申請,求助申請或依職權發現相對人需要立即實施救助義務的情形后,借故擺脫,無正當理由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內拖延履行行政義務。如馬康容訴彭水縣國土局不頒發建房許可證一案。
4、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約定的行政義務,如張丹等五人訴彭水縣人事局、縣計生委不履行人事行政合同一案。
5、不履行基于行政主體的自身行為所派生的行政義務,如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后,賠償請求人向行政主體請法語行政賠償,行政主體不予答復的行為。
二、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目前法院受理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的依據來源于《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1款第4項、第5項、第6項規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三類行為提起的訴訟案件歸為行政不作為案件。顯然,自行政訴訟法正式實施之日起,行政不作為訴訟即已經被作為一種與行政作為訴訟相對應的獨立訴訟形態進入訴訟家族了。行政不作為的起訴、受理、裁判因為行政訴訟法的授權而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將行政不作為納入司法審查范圍,并以行政訴訟的方式實現對行政不作為違法責任的追究,無疑是行政審判工作的重大發展,但同時,歷經20年之久而未進行重大修改的行政訴訟法,在經過20年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法治的突飛猛進,行政訴訟法已經明顯落后于司法實踐和時代的腳步了。總結過去近20年的司法實踐和行政不作為訴訟經驗,行政不作為訴訟的規定若要更加明確和具有可操作性,從整體上進行縱深的推進,均需要得到來自立法的授權和法理的支持。
在當代社會行政不作為的具體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都是因為政府不回復或者是不答復,沒有做出一定的職責行為,在接到相對人的行政方面的申請許可的時候,也是一直不從事自己應當履行的這樣的一種義務。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