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分類包括哪些?
行政不作為分類包括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的義務,并且能夠履行而未履行的狀態。此定義主要有以下:
首先,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及行政規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其次,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二、構成要件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問題,當前學術界通行兩種主張。一種主張是,行政不作為由“行政主體具有作為義務、行政主體具有作為的可能性、行政主體在程序上表現為有所不為”三個要件構成(匿名《行政不作為相關法律問題探析》);一種主張是,行政不作為的違法要件除了需要具備行政違法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如學者言及的主體要件、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以外,行政不作為行為還有自身的特有要件。行政不作為的特有要件包括必備構成要件(“法定的作為義務、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履行義務的必要性”三要件)和選擇構成要件-相對人的合法申請(匿名《試論行政不作為之訴中的原告主體資格》)。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相關事項申請的時候都需要通過政府來辦理,比如說到政府的政務大廳來申請社會保險,還有一些其他的服務,這是由政府所提供的,在法律當中明確的規定,政府需要履行這些義務的前提之下,他們不作為的話,我們是可以通過向他們的上級政府來投訴舉報督促他們作為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