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符合下列條件:(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應當是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說到提起行政訴訟,簡而言之也就是民告官。此時的被告一方往往是行政機關或其工作人員。但要注意,在行政訴訟中,要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依職務作出了具體的行政行為,導致行政相對人部分或者認為侵犯了合法權益的,那么才能提起行政訴訟。若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其配偶要與之離婚,這種情況下還是按照規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在我國行政訴訟法駁回起訴嗎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若干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私了書怎么寫
2021-02-07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劃撥土地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7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因商業原因要用我家的地,我能拒絕嗎
2020-12-21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農村拆遷和戶口問題有關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