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不受理范圍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的行為;
(二)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三)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四)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五)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六)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二、適用要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第一,這里的重復處理行為是針對行政機關的第一次行政行為而言,而不是對當事人提出申訴的重復處理。
第二,重復處理行為針對的大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時間較長,行政機關的初次裁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已超過行政訴訟時效,法院對已超過訴訟時效的行政行為無權審查。而行政機關有權對已超過起訴時限的行政行為再次審查,可以撤銷舊的行政行為,作出新的行為,也可作出決定維持原有行為。行政機關再次審查權不受時間限 制的特性給行政訴訟時效帶來挑戰。
當事人對已超過訴訟時效的行政行為提出申訴,行政機關再次審查時,如果撤銷或變更了原具體行政行為,應視為作出新的行政 行為,訴訟期限重新計算,對這種重新處理行為不服,當事人起訴,法院應予受理。如果針對當事人的申訴,行政機關再次復查時,維持了原具體行政行為,駁 回了當事人的申訴請求,則屬重復處理行為,訴訟期限不能重新計算,不允許當事人通過申訴的途徑規避行政訴訟期限的限制。
重復處理行為普遍存在于行政管理領域,但長期以來,無論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對此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引入這一概念,解決了司法實務中所遇到的與此相關的難題。
公民對于相關行政事件是依法訴訟的權利,但存在上述情況的事項是不可以進行訴訟處理的,主要的原因在于相關事項可能是由于執法程序而導致的,公民在提出訴訟時,應當對相關情況進行認定,在符合訴訟條件的范圍內向法院提出訴訟。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行政訴訟法關于撤訴后有何條件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仲裁開庭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07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