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負責提供行政不作為的證據(jù)?
原告作為行政相對人在行政訴訟中應承擔一定范圍的舉證責任,證明自己提出“申請”的事實,被告存在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或消極的行政行為,還應當提供證明自己的行為合法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對于行政主體只有在相對而言人申請的條件下才能做出的行政行為,如行政相對人申請行政機關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這是依照法律規(guī)定行使正當權利的合法行為,行政機關應當根據(jù)申請,按照法定程序給予答復,如果拒絕頒發(fā)或者拒不答復,都屬于行政不作為。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自己啟動行政程序為的前提條件。
二、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根據(jù)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行政規(guī)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2、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xiàn)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chǎn)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chǎn)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綜上所述,政府部門行政不作為會影響辦事效率,對群眾的利益造成侵害。作為公民,針對政府的這種行為,除了申請復議外,還能走訴訟程序,這種是民告官,按照行政訴訟的程序辦理。同民事案件一樣,原告負責舉證,用事實證據(jù)說明政府部門的不作為。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jù)規(guī)定
哪些糾紛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wǎng)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交通罰款復議應如何進行
2020-12-26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普通合伙企業(yè)與有限合伙企業(yè)的區(qū)別
2021-02-06監(jiān)外執(zhí)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10對銀行抵押的房產(chǎn)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公司買賣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12-31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yè)保險金嗎
2021-02-13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