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的利害關系人是指什么?
行政訴訟的利害關系人是指對于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的人。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二、行政許可利害關系人可“客觀化”為以下幾種情形:
1.相鄰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這是產生利害關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經許可設立的加工型生產企業、資源開發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噪音、污水、廢氣、粉塵,對鄰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直接影響。
2.競爭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某些行政許可依法律、法規或慣例規定有明確數量限制(如舊機動車回收,按照國務院規定一個縣只設立一家。),如果實施許可突破了原有的數量規定,那么勢必會影響已經獲得許可的經營者的利益,因而構成利害關系人。
3.知識產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行政許可事項可能對他人知識產權完整性、獨占性產生侵害的,如企業名稱核準中,與他人商標、專利上使用的名稱重復,易讓公眾產生誤認誤導的,構成重大利害關系。
4.契約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契約一方當事人為行政許可申請人,行政許可將改變其契約關系,則他方當事人為利害關系人。如村民公約有明確的規定,在本村范圍內不得興辦某類企業,某村民欲取得該類企業的營業許可,則其他村民為利害關系人。
5.人格權、身份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如工商廣告登記審查中,對可能涉及侵害他人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和影響企業商譽的許可事項,可能受侵害者應視為利害關系人。
行政訴訟案件中,肯定存在著與訴訟案件有關利害關系的公民個體,司法判決的作用就是對利害關系人進行明確的判定,對無責的利害關系人進行保護,對有過錯的利害關系人進行判罰,并補償無過錯的利害關系人一定的賠償,利害關系人的種類和類型是比較多的,具體的應當結合實際而定。
行政訴訟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方接到交警通知要求來調解對方不來怎么解決
2020-12-12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