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4號,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在第1224次會議上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這是為了準確的認定案件的事實并做到公正和及時的去審理相關的刑事案件。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相關的法律的規定,并且結合行政審判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這些若干規定。
該項規定一共有80條,那些若干規定實行前已經審核結束的一些行政案件,法律不予支持以下的案件,就是當事人以違反本規定作為理由而申請再次審理的。這些若干規定一旦實施后,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還要再次審理的相關的行政案件也會適用于本規定。
下面截取了前五條對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作一個簡短的介紹。
第一條,如果被告對他做出的一些具體的行政行為有舉證的責任,那么他應該在收到起訴狀當天起的十天之內,提供他作出被訴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這些證據所依據規范文件。如果被告決定不提供,或者是沒有正當的理由而超過約定的期限,提供全部證據的行為就被視作是被訴具體的行政行為,它沒有與此對應的證據。如果被告因為不可抗力,或者是在客觀上完全不受控制的其他的事情,不能夠在規定的約定期限之內提供證據的行為,應該在收到起訴狀副本那一天起的十天之內,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延期,并且提供相關的書面申請。如果人民法院準許他延期提供證據,那么被告應該在這些正當事由結束之后的十天之內,提供相關的證據,如果又超過了期限,那么也被視作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并沒有與之相應的證據。
第二條,原告或除原告、被告之外的第三個人,提出的反駁理由或者相關證據在行政程序中沒有被提出過,如果經人民法院準許通過,被告可以在庭審程序中,把相應的證據給補充上。
第三條,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或者訴訟代理人不得主動向原告和相關的證人收集證據。
第四條,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的組織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候,應當提供符合他的起訴條件的與之對應的證據和材料,誰起訴誰舉證。
如果是在起訴的被告無作為的案件中,原告應該要提供相應的證據和材料,這些證據和材料是在行政程序中曾經用來提出申請的證據和材料,但是如果出現了下列情況就可以排除。
第一種情況,如果被告應當按照職權規定,主動要履行他的法定職責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原告是因為被告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不夠完備,以及其他的一些正當事由,而導致不能夠提供相關的證據和材料,并且原告能夠做出比較合理的說明的。
如果被告認為原告的起訴是超過了法定期限的,那么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
第五條。如果是發生了行政賠償的訴訟,原告應該要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所帶來的一系列損害的事實,提供相應的證據。
行政證據認定規則的法律規定
如何在合同債務糾紛案件中舉證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6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