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賠償以什么為前提?
只有行政行為,即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執行公務的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非行政行為,如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司法機關的司法行為,行政機關的民事行為及行政人員的個人行為等,均不能構成行政賠償。
只有違法行政行為才能構成行政賠償,合法行政行為不能構成行政賠償。行政賠償僅以客觀上行政行為違法為要件,而不以行政主體主觀上是否有過錯為要件。
二、構成條件
歸責原則雖然是判斷責任構成的“最后界點”,但是,單憑歸責原則,還是無法合理、全面地判斷出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責任的。這就需要有較之于歸責原則更加具體和明確的責任構成要件。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的規定,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由行政主體、
行政違法行為、損害后果和因果關系四個部分構成。
1、行政主體
所謂行政主體是指執行行政職務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其中“行政機關”包括中央行政機關(如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與地方行政機關(如地方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工作人員”則既包括行政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也包括受上述機關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
2、職務違法
所謂職務違法行為是指違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它是行政賠償責任中最根本的構成要件。在這個概念中,需要說明的是:
(一)什么是違法;
(二)什么是“執行職務”。
對此,我國國家賠償法未作規定,理論界認識也不一,但從行政賠償的立法精神看,“違法”應包括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規章、地方性法規與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和我國承認與參加的國際公約等。“執行職務”的范圍應既包括職務行為本身的行為(如工商管理部門違法吊銷許可證和執照),亦包括與職務有關連而不可分的行為(如訊問案件時,警察刑訊逼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途中違反交通規則將他人撞傷)。
3、損害后果
確立行政賠償責任的目的在于對受害人受到的損害進行賠償。因此,損害的發生是行政賠償責任產生的前提。損害包括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物質損害與精神損害、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損害僅指物質損害與直接損害,而不含精神損害與間接損害。
4、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聯接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的紐帶,是責任主體對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基礎與前提。如果缺少這種因果關系,則行為人就無義務對損害后果負責。因果關系的苛嚴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相對人一方合法權益救濟的范圍,我國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中的的因果關系應采取什么樣的因果關系呢?理論上歧見紛紛,但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采用直接因果關系,即指行為與結果間存在著邏輯上的直接關系,其中行為并不要求是結果的必然的或根本原因,但應是導致結果發生的一個較近的原因,至于其關聯性緊密程度,則完全要依據案情來決定。
我國的行政部門是可以對違反行政規定的公安或者企業進行行政處罰的,但是在做出行政處罰的過程中,如果因為行政部門的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違法實施行政行為,也是會對公民的權益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被處罰的公民或者企業有權利要求撤銷行政處罰并要求行政賠償。
2020最新行政賠償法全文
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的區別有哪些
鑒于行政賠償費用都包括什么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網絡上采用別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2-05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