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認定全責嗎
交通事故逃逸是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
只要離開了現場沒有救援的意向就是逃逸,可惡加上可恥。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事故因當事人逃逸,而無法認定當事人責任的,無論事故各方的實際責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二)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雙方均無責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三)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逃逸方有安全違法行為或駕駛有錯誤,他方沒有過錯,逃逸方負全責;
(四)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事故當事人雙方均有責任,在確定過錯比例的基礎上適當減輕逃逸方的責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一)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二)刑事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肇事逃逸的處罰方式是如果沒有構成犯罪的此時要處以兩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的罰款。但是如果造成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此時不僅要相應的負刑事責任,此時還要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還要對肇事者吊銷駕駛證,以及要罰款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拆遷安置房質量有問題,拆遷戶可以拒絕收房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