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資的股東資格是否應認定
當前理論界和實踐中的不同觀點及做法。關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資格構成要件,理論上目前仍然存在較大分歧。一般而言,法院在認定股東資格時,需要考察兩個問題:一是實質要件,即公司各股東是否存在合股的一致意思表示(合股合意),具體表現為股東之間有無簽訂合股協議或公司章程;二是形式要件,即公司登記時股東資格是否予以確認,具體表現為公司的工商注冊登記或公司備案的股東名冊中有無反映出股東的資格。然而,對于出資是否應作為股東資格的構成要件,目前仍然存在較大爭議,由此導致的爭議是,在上述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均符合的前提下,如股東未向公司繳納出資,其股東資格是否應予認定對此,目前公司法學界和司法實踐中均存在不同的觀點和做法。
「案情摘要」
原告:王xx
被告:深圳市xx實業有限公司
被告:朱xx
深圳市xx實業有限公司(下稱xx公司)是1997年12月12日經深圳市工商局核準登記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原告王xx與被告朱xx簽署的公司章程規定,該公司股東共二個即原告王xx與被告朱xx,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為人民幣100萬元,雙方各以現金方式出資50萬元,各占50%股權。該公司章程于1997年10月20日經公司創立大會通過,并規定公司設立登記后生效。1997年10月28日,由原告王xx與被告朱xx簽名的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的決議載明,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王xx和朱xx(系公司董事長)及蘇-遙,王*山為公司監事,并聘任王xx為公司總經理。1997年11月20日,深圳市**會計師事務所為該公司出具了驗資報告,確認該公司已收到其股東投入的資本100萬元,王xx和朱xx各投入50萬元,于同年11月11日繳存于xx公司在**深圳市分行福田支行設立的臨時帳戶002002650027478內。據此,深圳市工商局核準該公司設立,并確認原告王xx和被告朱xx為公司的股東,其中朱xx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王xx為公司總經理,雙方各出資50萬元,各占出資比例為50%.但該公司成立后,并未向王xx簽發出資證明書,也未召開股東會讓其參加公司的經營管理,更沒有給她分過紅,公司完全由被告朱xx實際進行經營管理。原告作為xx公司的總經理,曾負責過該公司的出納工作。2000年5月23日,原告王xx的丈夫梁*明代表原告向被告朱xx提出解散公司,并草擬了一份《結業善后協議書》,但未經朱xx簽字同意。為此,原告以其股東地位根本得不到認可,其股東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xx公司停止侵害,并對公司進行清算。被告xx公司答辯認為,原告僅是名義股東,并非實際投資人,不應享有權益,原告要求對公司進行清算缺乏依據。被告朱xx則認為其不是本案被告,其行為是公司行為。
法院審理期間,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福田支行向法院提供證明稱,xx公司1997年11月11日無繳入資金,該行查無該戶11月的明細帳。法院為查明xx公司的原始投資的形成情況及該公司的經營狀況,曾以書面方式通知雙方當事人提交該公司的有關財務資料,但雙方均未能提交。
「審判要旨」
法院經審理認為:xx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47條及民事訴訟法第199條、第201條及公司法第189條、第191條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僅負責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時的清算。因而,原告要求本院對該公司進行清算,缺乏法律依據,并不符合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圍的規定,本院不予以支持。原告起訴要求判決二被告停止對其股東權益的侵害,這屬于民事侵權之訴,符合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圍的規定,本院應予以處理。本案中,原告作為xx公司的股東地位已經由深圳市工商局的企業登記確認,雖然根據**建行的證明,可認定原告并未實際向該公司投資,但原告作為該公司的股東資格并不因此而受到否定。這是因為,我國公司法第25條雖然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但同時該法也規定,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的,只是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并未因此而否定該股東作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資格。原告對該公司所享有的股東權益依法應得到確認和保障。由于被告在訴訟中承認xx公司成立后,確實一直沒有召開過股東會,這已構成對原告作為公司股東享有的經營管理權益的侵害。但作為原告與被告朱xx二人合股成立的xx公司,當其股東之間因股東權益發生糾紛時,并不應作為本案民事責任的承擔者,原告僅能針對另一股東提起本案訴訟。原告起訴要求被告朱xx停止侵害有理,本院應予以支持。至于原告訴稱xx公司一直未進行分紅雖屬實,但根據公司法第177條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先應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若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上一年度公司虧損的,在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還必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潤,才能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因而,原告作為公司股東的獲取利潤權利的實現,必須以該公司在彌補虧損及提取公積金和公益金后還有利潤作為前提條件。由于原告未能證明xx公司具有可供分配的利潤,二被告一直未給原告分紅,尚不足以認定構成對原告股東權益的侵害,因而原告訴請要求二被告停止對其分紅權利的侵害,本院不能支持。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有理,應予支持。被告xx公司認為原告不是公司股東的抗辯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被告朱xx以其行為是公司行為為由,認為其不應作為被告的理由不成立,其對原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依法不能免除。另外,雙方對公司均未投資所導致的法律責任應另行解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第134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朱xx立即停止對原告作為xx公司股東通過股東會參加該公司經營管理權利的侵害。
二、駁回原告的其它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去世后兒子主張贈與無效成立嗎
2021-03-17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管轄小結
2021-02-28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