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2001年4月通過了《信托法》。《信托法》頒布后,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的爭論。作者以信托財產制度為題加以探討,以就教于大家。
一、信托財產歸屬的模式
信托財產的歸屬即其財產權為誰所有的問題,各國信托法及其法理的答案頗見分歧。
1.英美法模式
英美法國家將信托財產上的權利一分為二,普通法上的所有權屬于受托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權屬于受益人。也即受托人是信托財產的名義所有人,而受益人則是信托財產的實際所有人或信托財產的利益所有人。
2.大陸法模式
大陸法系承受的是羅馬法上“一元所有權”觀念。在立法上,大陸法系國家的信托法一般都規定委托人向受托人移轉財產。如:
日本《信托法》第1條規定:“本法所稱信托,系指將財產權轉移或者為其他處分,使他人依一定之目的而管理或處分其財產。”
韓國《信托法》第1條規定:“本法中的信托,是指以信托指定者與信托接受者間特別信任的關系為基礎,信托人將特定財產轉移給受托人……”
以上規定雖未明確信托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但都使用了“財產權轉移”,而“財產權轉移”,在日本通常被解釋為“使受托人取得了信托財產的完全所有權,成為所有人;而受益人則擁有向受托人要求支付債權的權利。”而學者的主流觀點也認為,大陸法系立法上雖然沒有明確受托人享有所有權,而實際上受托人應享有名義上的所有權。
3.我國信托法模式
我國《信托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從法條上看,我國《信托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個最大差異就是,即沒有明確規定財產的所有權或者財產權屬于受托人,而只規定信托財產的經營管理的權利交給了受托人。
作者認為,我國《信托法》實際上確認了信托財產所有權由委托人享有。理由如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