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上城區律師 坦洲鎮律師 昆山律師 黃埔區律師 建鄴區律師 秀洲區律師 拱墅區律師
股東派生訴訟聽起來比較專業化,如果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也許無法理解, 在公司里擔任股東是必須要了解清楚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有什么規定,律霸小編了解了相關的知識,結合一些重要信息給大家講解一下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規定。
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相關規定
(1)訴訟的確定
1、派生訴訟的原告無論是在英美法系,還是在大陸法系,派生訴訟的原告大都是享有派生訴訟提起權的股東,所不同的是各國公司法對原告股東的資格要求寬嚴不一,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持股期間和持股數量上。中國公司法也將提起派生訴訟的原告限定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及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2、派生訴訟的被告派生訴訟的被告是以不當行為侵害公司利益而應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當事人。關于被告的范圍,各國立法規定不一,具體來說有兩種立法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立法體例。在美國,派生訴訟的對象十分廣泛,與股東救濟措施公司自身有權提起的訴訟范圍相同。凡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不管是公司內部的人,還是公司外部的人,只要是公司有權對其提出訴訟請求權的人,都可以成為股東派生訴訟的被告。另一種模式以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為代表。日本《商法典》就股東派生訴訟的被告作了規定,根據《商法典》第267條第1款的規定,派生訴訟的被告主要是公司的董事,此外還包括監事、發起人和清算人,以及行使表決權接受公司所提供利益的股東、用明顯極為不公正發行價格認購股份者;中國臺灣地區《公司法》規定的范圍更窄,其公司法第214條僅規定為公司董事。從以上兩種立法體例可看出,以美國式的派生訴訟的被告的范圍界定對股東和公司的保護為優。中國立法對派生訴訟的被告的規定類似于美國,不僅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可以作為派生訴訟的被告;同時也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外的其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同樣也能作為派生訴訟的被告。
3、股東派生訴訟的范圍所謂派生訴訟的范圍事實上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即上文所提到的派生訴訟的被告;另一方面即原告可就被告的哪些行為提起訴訟。各國和地區的立法例對此規定不一。
第一種立法例以《日本商法典》第267條第1項和中國臺灣地區“公司法”第214條為代表,認為派生訴訟的對象僅限于董事的責任。但在董事責任的外延上,日本公司法學者見解分歧。一種觀點認為,董事之間存在的特殊私人關系有可能導致公司怠于對董事責任提起訴訟,因此凡是董事對公司所負的一切債務均可成為派生訴訟的對象。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派生訴訟的對象僅應限于《日本商法典》第266條規定的董事的賠償責任和第280條之十三規定的董事的資本充實責任。
第二種立法例以美國為代表。美國派生訴訟的對象十分廣泛,與公司自身有權提起的訴訟范圍相同,凡大股東、董事、經理、雇員和第三人對于公司實施的不當行為的禁止、撤銷和恢復均屬此列。中國的派生訴訟制度對于可提起派生訴訟的行為的界定,同美國模式基本一致,不僅僅局限于董事對公司的責任;同時股東對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行為,以及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行為,都可依法提訴訟。中國法律對可提起派生訴訟的行為的界定,一方面可預防和救濟公司治理機構組成人員違背其對公司所負善管義務和忠實義務之行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阻嚇和鏟除公司外的第三人對于公司利益之侵害,從而把派生訴訟制度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2)訴訟的前置程序
股東具備了提起派生訴訟的原告資格,并不等于股東在公司遭受不當行為侵害時可立即代表公司提起派生訴訟。公司法的一條基本理念是公司具有獨立于股東的法律人格。因此公司一旦受到損害,就應由公司決定是否及如何追究侵害人的責任。只有公司拒絕或怠于行使其訴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時,才允許股東提起派生訴訟,即原告股東在起訴前,必須首先請求公司機關采取措施,否則不得提起派生訴訟。原告股東請求公司機關采取措施的行為就是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法律都對股東的派生訴訟規定了前置程序。例如
1、美國法律對前置程序的規定《美國模范公司法》第7.42條規定:股東在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之前,不得啟動派生訴訟程序:
(1)已向公司提出要求其采取適當措施的書面請求;
(2)自發出書面請求后經過了90日,除非公司提前通知該股東請求已被拒絕,或者等待90日屆滿將會給公司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害。”
2、日本法律對前置程序的規定根據日本《商法典》第267條第1款的規定,想提起派生訴訟股東應首先向公司提出請求,要求公司追究董事的責任。在書面請求中應寫明請求起訴的宗旨和董事所承擔責任的具體內容,以使公司考慮是否有起訴的必要。依日本商法的規定,公司與董事之間發生訴訟時,由監事會代表公司起訴或應訴,所以接受股東書面請求的機關是公司監事會。公司收到書面請求之后30天之內必須作出是否起訴的決定,若30天過后仍不見公司起訴,則提交書面請求的股東可自行提起派生訴訟。30天的起算從書面請求到達公司后的第二天開始。但如果在此期間內對公司來說可能發生難以彌補的損失,或公司明確表示了不起訴的意思,股東也無須等上30天即可提起派生訴訟。還有,若在此期間內公司明確表示不起訴,股東也無須等上30天即可提起派生訴訟。但是若股東不向公司提交書面請求就提起派生訴訟,該起訴為違法起訴,法院將予以駁回。由此可見,按照日本法的規定,在股東提出書面請求后,除非公司決定自行起訴,否則無權阻止股東派生訴訟。
3、臺灣地區法律對前置程序的規定臺灣《公司法》第214條規定,“繼續1年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0%以上之股東,得以書面請求監察人為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監察人自有前項之請求日起,30日內不提起訴訟時,前項之股東,得為公司提起訴訟”。
4、歐盟法
歐盟《公司法第5號指令草案修改稿372號最終稿》第17條規定:“法律、公司基本章程、公司附屬章程均不得要求,代表公司提起訴訟追究本指令第14條所載的責任時受下列條件之一的約束:
(1)股東大會或者其他公司治理機構事先已作出決議;
(2)法院事先已就經營機構或者監督機構成員的過錯行為,或者此類成員的罷免或更換作出判決。前項規定并不影響成員國有權在其法律中規定,未經法院的事先許可,不得提起本指令第16條所載的訴訟。法院如果認為訴訟明顯缺乏根據,有權拒絕授予此種可。”上述立法例間既存在著差異之處,也存在著共同點。主要表現在:除歐盟之外的立法例均從派生訴訟服務于公司利益的角度出發,認為在股東提起派生訴訟之前必須先請求公司治理機構提起訴訟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股東未履行此種前置程序,不得提起派生訴訟。中國新修訂的公司法亦對股東的派生訴訟附加了一定的前置條件。依據中國新修訂的公司法的規定,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時,或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時,具備了提起派生訴訟的原告資格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規定的詳細信息,還不是很清楚這個規定的,可以參考一下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規定對于股東來說是很重要的,現在就任股東的人,需要了解清楚這個規定,這樣對于自己的職位會有更加深一步的了解。
公司股東變更流程和所需材料?
股東變更需要本人到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費沒交怎么調解
2021-01-28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