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公司清算 公司變更 子公司 一人有限公司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設立
并購重組是公司擴大規模,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上市公司考慮到股東利益、股價變化等因素,會慎重開展公司并購。那么上市公司如何并購重組?有哪些步驟可以參考?下面律霸小編匯總了相關知識,通過下文給大家做一個簡單描述。
一、確定并購戰略,清晰并購路線
上市公司開展并購工作的首要命題,是要基于自身的產業環境,確定出合適的產業并購戰略和清晰的并購路線,相當于是企業并購的“大方向”要出來,才能有后續的并購支撐工作。
從實踐操作中看,上市公司面臨的產業環境多種多樣,但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1、行業前景廣闊,但市場分散,區域差異大,上市公司需要全國布局,形成市場號召力。
2、行業前景廣闊,但市場分散,產品差異大,上市公司需要整合產品,打造品牌或客戶優勢。
3、行業前景廣闊,細分市場集中,但企業間協同效應大,上市公司需要強強聯合,建立協同生態圈。
4、行業增長面臨瓶頸,但市場分散,效率差異大,上市公司需要整合低效率企業,形成規模經濟。
5、行業增長面臨瓶頸,但上下游有拓展空間,上市公司需要整合產業鏈,形成協同效應。
6、行業增長面臨瓶頸,且相關行業皆競爭激烈,但上市公司擁有高估值,需要轉型。
對于很多上市公司而言,“不并是等死,并了是找死”。正確的并購戰略,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組織并購隊伍,建立工作機制
1、組建一個并購部門:組建精干的戰略投資部,由資深的并購經理人帶隊,并有來自于投資、咨詢、財務、法律或業務背景的員工支撐;公司核心高管也需要深度參與并購工作,甚至隨時按照并購要求開展工作。
2、聘請一只中介隊伍:聘請優秀的中介隊伍,包括券商、律師、會計師。
3、建立一套工作機制:建立常態的工作組織機制,包括項目搜索、分析機制,溝通機制、決策機制;依據并購戰略規劃,制定上市公司開展并購工作的指引性文件,針對不同工作階段、不同標的類型,明確并購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工作流程、工作規范、工作方法與行動策略、組織與隊伍建設等內容,保障并購戰略的落地執行。
4、事實上,并購不僅僅是個產業選擇、戰略選擇問題,更是一個組織能力的問題。確定并購戰略之后,能否見到成效的關鍵是人員的素質、判斷力和執行力。
三、評估自身能力,確定并購主體
1、由上市公司作為投資主體直接展開并購
可以采用的支付方式多,現金,換股并購,也可以采用股權+現金方式進行并購;利潤可以在上市公司報表中反映。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在企業市值低時,若采用股權作為支付手段,對股權稀釋比例較高;有些標的希望一次性獲得大量現金,上市公司有時難以短期調集大量資金;上市公司作為主體直接展開并購,若標的小頻率高,牽扯上市公司的決策流程、公司治理、保密性、風險承受、財務損益等因素,比較麻煩;并購后若業務整合不好,業績表現差,影響上市公司利潤表現。
2、“上市公司+基金”,以并購基金開展并購
上市公司與PE合作成立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作為投資主體投資并購,等合適的時機再將投資項目注入上市公司。
基金旗下設立一個項目“蓄水池”、戰略縱深、風險過渡,公司可根據資本市場周期、股份公司業績情況以及子業務經營情況有選擇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特別是可以熨平標的利潤波動,避免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更具主動權。問題是對合作方要求高。根據我們的經驗,資本市場形勢變化快,很多上市公司自己發育、組建并購團隊來不及,因此,結盟PE,以并購基金的方式開展并購,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四、尋找并購機會,確定并購對象
成功的并購者總是在不斷地尋找機會,戰略投資部應依據產業并購戰略,對上市公司所在行業、產業鏈上或者跨領域的公司進行系統搜尋,搜尋的對象需要保持較大的數量,而仔細調研考察的對象比例在2成-3成之間,最終收購達成的可能僅有1%-2%。戰略投資部需專注于2-3個需要關注的市場,并對每個市場中的5-10家目標公司保持密切關注,了解其業務、團隊、經營、資源、被收購的潛在意愿等情況與信息。搜尋大量的收購對象具有兩個好處,一方面能了解到目前存在何種并購機會,與其需付出的對價,另一方面還能更好地對比評估收購標的價值。遴選目標公司要堅持的標準:
1、規范性:規范帶來安全、給未來帶來溢價。
2、成長性:復合成長會提高安全邊際。
3、匹配性:對于產業并購而言,除了風險、收益外,要重點考慮雙方戰略、文化上的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在尋找并購機會的時候,要堅守既定的產業并購戰略,圍繞公司發展的戰略布局開展并購。往往會有一些機會看似令人振奮,但卻偏離產業并購戰略,需要抵抗住誘惑。
五、分析目標企業的需求,溝通合作框架
1、識別目標企業的需求
觀察、捕捉、識別、滿足目標公司的需求,對于并購成功特別重要。通常而言,目標公司出于以下原因愿意被并購:業務發展乏力,財務狀況不佳,現金流緊張甚至斷裂,產業發展受挫,管理能力不足,代際傳承失效,上市運作無望,公司價值無法實現。
2、溝通雙方的合作框架
各自立場是什么?各自的合理立場是什么?共同的目標是什么?業務、資產、財務、人員、品牌、股權、公司治理、管理、資本,分別怎么安排?
3、進行有穿透力的并購溝通
(1)利益溝通:換位思考,各自的利益訴求是什么?如何各得其所?比如,上市公司對于未上市企業的管理層,最大的利益點在股權激勵和新的事業平臺。
(2)戰略溝通:針對目標企業的經營段位,收購方最好要比目標企業高一個段位。這就要求收購人員腦中有眾多的戰略范疇、模型,比如,技術思維、產品思維、市場思維、生意思維、產業思維、產業鏈思維、產業生態思維、資本經營思維、資源圈占思維、投行思維、文化思維……
(3)文化溝通:在眾多競購方中,除了利益和戰略外,需要根據目標企業的特點,在文化理念上與對方達成一致認識。
(4)分寸把握:需要特別注意溝通什么內容、溝通到什么分寸、分寸如何拿捏。比如,在溝通的早期,應多關注目標企業的業務,找找整體感覺,不應留戀價格或一些細節的談判。
六、踩準并購節奏,推動并購實施
并購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大量復雜的工作,而核心環節直接決定了并購是否成功。概而言之,主要環節包括戰略制定階段、方案設計階段、談判簽約階段、并購接管階段、并購后整合階段、并購后評價階段。
在推動并購的過程中,并購節奏感非常重要:
1、如何接觸。初次接觸很有講究,火候不到,不要輕易進入下一個階段。
2、點出合作必要性。沒有做到位,不要繼續往下走。
3、探討行業合作模式。充分溝通關于行業及業務的發展思路。
4、引入相關方做并購準備。選擇得力的中介團隊是關鍵。
5、商談交易結構與框架。要反復溝通,通過不斷更新備忘錄的形式推進并購工作。
6、敲定價格與交易條款。價格是最難的地方。
7、簽約與成交。
由此可見,公司并購重組是個相當復雜的操作過程,針對上市公司如何并購重組成功,更應該從多方面入手。上市公司要明確并購戰略,通過組建專業的并購團隊,尋找合適的并購目標。為了減少后期財務整合困難,降低股權風險,可以由上市公司作為投資主體進行并購。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唐山律師。
跨國并購的財務風險有哪些
被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后對現公司的股價有何影響
跨國并購的支付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履行抗辯權的實施條件
2021-02-23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
2021-03-25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