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制日報的記者報道,齊*石作品遭侵權案部分案件在沈陽一審判決,齊*石作品財產繼承人獲賠138萬余元。
據介紹,齊*石的后人之所以在2007年底集中狀告出版社,是因為《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這意味著如果不在2008年1月1日前主張自己的權利,將超過法律的保護。(齊*石于1957年9月16日去世,其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截止時間為2007年12月31日。)
個人認為,如果齊*石的后人在2008年1月1日后起訴仍有勝訴權。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就要我們來探討一下,著作權保護期與其訴訟時效的問題啦。
著作權保護期: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限制,或者說是著作權的有效期限。在著作權保護期內,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的相應保護,除了法律另有規定之外,使用作品均需要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報酬。著作權保護期滿之后,作品即進入“公有領域”,不再受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可以在無需征得原著作權人同意、無需向原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的情況下使用作品。著作權期限的確立對于既保障著作權人對作品的專有權利,又確保著作權成為發展本國文化和科學事業的工具起了重要作用。
那么法律規定著作權的保護期有多長呢?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等著作權的其它權利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等著作權的其它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等著作權的其它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著作權的訴訟時效:是指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兩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計算。這就是說?權利人提起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權利人可以拋開訴訟時效制度,不受兩年訴訟時效的限制,只要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權利人提起訴訟時侵權行為仍在持續,均可向人民法院請求著作權保護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仍可予以支持,權利人仍可獲得自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的侵權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2招用童工要承擔什么責任怎么劃分
2021-02-28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拆遷補償的宅基地能轉賣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