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羅平縣律師 榮縣律師 習水縣律師 象山縣律師 鎮雄縣律師 甌海區律師 敘永縣律師 海珠區律師
在商業領域,股權作為一種經濟型權利是可以進行轉讓的并且需要繳納一定的稅款。但是,法人并不是自然人,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么?法人股東股權轉讓如何交稅呢?為了解決您的疑問,律霸小編特意為您搜集了以下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法人股東之間股權轉讓個稅
1、 股權轉讓應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2、如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3、 外國個人投資者轉讓境內企業股權收益是否納個人所得稅,在法律上也缺乏確定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條針對財產轉讓所得是否源于中國境內有如下的闡述:“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
(1)股權轉讓應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2)如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4、外國個人投資者轉讓境內企業股權收益是否納個人所得稅,在法律上也缺乏確定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條針對財產轉讓所得是否源于中國境內有如下的闡述:“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5、對該條款最直意的解讀應是:除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外,其他財產(包括股權)的轉讓所得是否源于中國境內,取決于轉讓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這樣解讀的最大問題是,股權轉讓地點如何確定(譬如是轉讓協定簽署地、交割地、股東記錄簿所在地還是企業所在地)沒有進一步解釋,而某些因素(如轉讓定簽署地、交割地)的隨意性很大,不應該左右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6、在這一點上使適用規則更為混淆的是,1993年7月2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取得股票(股權)轉讓收益和股息所得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3]045號)仍未廢止,而其相關部分規定:“外籍個人轉讓其在中國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取得的超出其出資額的部分的轉讓收益,…依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該規定與上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有關條款不完全一致?沒有說明在中國境內轉讓這一先決條件?使得法規與法律產生抵觸。
7、關于《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有關條文解釋和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7〕403號
二、法人股東的稅收管理
第十三條第五款,關于轉讓公司股份取得的收益,該項股份又相當于一方居民公司至少25%的股權時,可以在該一方征稅的規定,執行時暫按以下原則掌握:即如香港居民曾經擁有內地公司25%以上的股份,當其將該項股份全部或部分轉讓并取得收益時,內地擁有征稅權。
三、法人股東股權轉讓稅費的計算方法
1、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轉讓股權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應按照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參照每股凈資產或納稅人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對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合計占資產總額比例達50%以上的企業,凈資產額須經中介機構評估核實。
2、股權轉讓所得是指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后的差額。就稅法的一般原理而言,股權轉讓與其他財產轉讓一樣,其收益的性質屬于資本利得。資本利得的計稅基礎(tax base)為轉讓財產所獲得的收入與被轉讓財產的取得成本之間的差額。 套用國家稅務總局文件的表述方式,股權轉讓所得為企業“轉讓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后的余額” 或者“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后的差額” 。
法人股東股權轉讓如何交稅呢?綜上所述,法人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的收費是參照自然人之間的稅費計算規則收取的。換句話說,法人股東也需要繳納股權轉讓稅費。另外,當法人符合特定的免稅情形時,股權轉讓是可以減免稅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