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屬于我國的民商事領域,根據我國民法的規定,通常情況下原物所有權人有權取得孽息。原物萬*數據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與監管所有權移轉。孽息的所有權應同時移轉。在買賣雙方交易過程中。應當以合同法來適用此交易過程,第三方支付起了保管方的作用,我國合同法對保管人的規定“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孽息歸還寄存人”,而第三方支付在服務協議明確“本公司無須對您使用支付寶服務期間由本公司保管或代收或代付的款項的貨幣貶值承擔風險。并且本公司無須向您支付此等款項的孽息”。這與我國合同法有所違背。但從意思自治的角度看,如果用戶同意了此條款,可以理解為將孽息默認贈予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民商法中的通常情況下約定的效力也大于法定。
第三方支付平臺利用資金的暫時保管,在交易過程中約束和監督了買家和賣家。當買方把資金劃人第三方的賬戶。第三方就將起到了資金保管人的作用,資金的所有權并沒有發生轉移。資金的所有人仍然是買方。當買方和賣方達成某筆交易,買方收到商品,通過第三方向賣方付款時,此時款項的所有權應仍屬于買方所有。直至款項進入賣方賬戶,或者買方確認付款后,所有權才轉為賣家。可以看到,第三方作為款項的占有人。始終不具備對資金的所有權,只是保管的義務。隨著將來用戶數量的增長。這個資金沉淀量將會非常巨大。據粗略估算,每天滯留在第三方平臺上的資金至少有數百萬元,第三方支付公司將可以取得一筆定期存款或短期存款的利息。利息的分配是在第三方支付公司和買方間,還是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應得收益的一部分,就成為一大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沒有建房手續一定是違建嗎收到期限拆遷通知書后該做哪些事
2021-02-16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拆遷兩年以上的農民算不算城鎮居民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