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法》的適用范圍由其調整對象、社會功能所決定。一般而言,包括三方面的涵義:
第一,《會計法》對人的效力范圍。《會計法》的調整對象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領導與會計主管機關及有關機關之間的監督管理關系。根據《會計法》的調整對象,《會計法》適用兩類人:一是辦理會計事務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二是主管機關及有關機關,包括各級財政部門以及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
需要注意理解的是:
(1)其他經濟組織,是指除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以外的依法應當設置會計帳簿和進行會計核算的社會組織,如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外國在我國的常駐機構等。
(2)將“公司”在適用范圍內單列出來。這是從我國實際出發所作出的適應性調整。公司作為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應當包括在“企業”中,但我國法律對企業與公司制企業在設立條件、組織機構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對公司制企業的會計規則、信息披露以及違規處罰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企業,包括刑法在內的一些法律將“公司”作為特定主體與“企業”并列。
(3)沒有將“個體工商戶”列入適用范圍,而是授權財政部另行規定其會計規則。
第二、《會計法》在空間上的效力范圍。《會計法》對地域的適用范圍未作規定,根據我國法律的習慣應理解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在中國境外設立的中國投資企業,以所在國的法律為依據設立,屬于所在國法人,應當執行所在國的法律,不受中國法律的約束。但是,這些企業在向國內提供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時,應當按照國內法律和投資主體的要求進行。
第三,《會計法》在時間上的效力范圍。對《會計法》在時間上的效力范圍應理解為:從1985年5月1日起,1985年1月21日發布的《會計法》發生法律效力。從1993年12月29日起,《會計法》修訂后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規定前的規定效力終止。從2000年7月1日起,1999年10月31日經修訂發布的《會計法》發生法律效力,修訂前的《會計法》效力終止。修訂后的《會計法》對2000年7月1日以前發生的會計行為,沒有追溯力。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父母離婚后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6小區停車位應首先滿足業主需求嗎
2021-01-28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