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比分析法的形式
對比分析法根據分析的特殊需要又有以下兩種形式:
1、絕對數比較
它是利用絕對數進行對比,從而尋找差異的一種方法。
2、相對數比較
它是由兩個有聯系的指標對比計算的,用以反映客觀現象之間數量聯系程度的綜合指標,其數值表現為相對數。由于研究目的和對比基礎不同,相對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結構相對數:將同一總體內的部分數值與全部數值對比求得比重,用以說明事物的性質、結構或質量。如,居民食品支出額占消費支出總額比重、產品合格率等。
2)比例相對數:將同一總體內不同部分的數值對比,表明總體內各部分的比例關系,如,人口性別比例、投資與消費比例等。
3)比較相對數:將同一時期兩個性質相同的指標數值對比,說明同類現象在不同空間條件下的數量對比關系。如,不同地區商品價格對比,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間某項指標對比等。
4)強度相對數:將兩個性質不同但有一定聯系的總量指標對比,用以說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用"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也有用百分數或千分數表示的,如,人口出生率用‰表示。
5)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數:是某一時期實際完成數與計劃數對比,用以說明計劃完成程度。
6)動態相對數:將同一現象在不同時期的指標數值對比,用以說明發展方向和變化的速度。如,發展速度、增長速度等。
(二)對比分析法的標準
對比標準存在以下幾種選擇:
1、時間標準
時間標準即選擇不同時間的指標數值作為對比標準,最常用的是與上年同期比較即“同比”,還可以與前一時期比較,此外還可以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的時期或歷史上一些關鍵時期進行比較。
2、空間標準
空間標準即選擇不同空間指標數據進行比較。
1)與相似的空間比較,如本市與某些條件相似的城市比較。
2)與先進空間比較,如我國與發達國家比較。
3)與擴大的空間標準比較,如我市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
3、經驗或理論標準
經驗標準是通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歸納總結而得到的標準。如衡量生活質量的恩格爾系數。理論標準則是通過已知理論經過推理得到的依據。
4、計劃標準
計劃標準即與計劃數、定額數、目標數對比。市場經濟并不排斥科學合理的計劃,因此,計劃標準對統計評價仍有一定意義。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在娘家享受嗎
2020-12-122020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變化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