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有些客戶要求在簽訂合同交付定金后,即開具發票給他們,但是,產品未交付甚至還未生產完工,成本不能可靠計量。如果先開具發票,會計上需確認收入,所得稅上也要繳納,但這與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不符;如果不允許提前開具發票,但這會對業務的開展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
請問該如何處理?
【分析】
(1)關于發票開具時限
國稅發【2006】156號)第11條的規定,專用發票應該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19條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規定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結論】
若已簽訂合同,并收取定金,此時提前開具發票應該風險不大,但需要按開票金額申報繳納增值稅。
(2)財稅處理
會計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第4條,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5個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由于在開具發票時,產品還未完成生產,成本不能可靠計量,主要風險和報酬也未轉移給購貨方,因此在會計上不應確認收入。
稅務處理: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企業銷售商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的,應確認收入;上述業務在開具發票時也不應確認收入,故不需作稅會差異調整。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應收賬款)
貸:預收賬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提醒】簽訂合同收取定金后開具發票,會造成流轉稅上的計稅收入與會計收入、所得稅收入的差異,增加財稅管理、監控的工作量,除開拓業務所必需,建議盡量少用。
1.商品銷售收入確認會計與稅法差異
會計準則稅法
會計準則規定: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五個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國稅函【2008】875號規定,企業銷售商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的,應確認收入的實現
差異分析:稅法規定的四個確認條件基本與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一致,只是所得稅的確認收入條件中沒有“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這一要求,即沒有接受會計準則認可的謹慎性原則。
【案例】甲企業2018年10月10日發出商品給乙企業市價1000萬元,增值稅稅額160萬元,成本800萬元,款項尚未收到,如果乙企業2018年11月15日發生火災,損失嚴重程度甲企業不得而知,可以判斷在近半年無法收回貨款,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收入》規定可以暫時不確認收入,會計分錄如下
借:發出商品800借:應收賬款160
貸:庫存商品800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60
在申報2011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時也未申報。
【分析】在申報2011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時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第1條規定:
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附表三第19行“其他(收入類)”調增收入額1000萬元,在第40行“其他(扣除類)”調減成本800萬元;
【提示】巧妙利用“分期收款方式”應對,將所謂“隱瞞”收入的“偷稅”演變成合理合法的“延期納稅”。
【提醒】如果提前開具全額發票并交付對方,則取得索取銷售款項的權利,不再屬于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
企業所得稅法政策規定:
1.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2.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以及從事建筑、安裝、裝配工程業務或者提供其他勞務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按照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
3.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5.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6.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7.接受捐贈收入,按照實際收到捐贈資產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2.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向客戶一次性收取的入網費
(1)吉地稅發【2008】137號文件,規定入網費必須一次性全部計入所得稅收入;
(2)江蘇省內部會議紀要,按照一次性計入收入(內部掌握);
(3)冀地稅函【2010】48號文件第三條規定:應該在3年內均勻計入收入,支出的費用應該不短于3年攤銷;
(4)河北國稅(2010)規定:按照收益期分期確認收入,
財會【2003】16號文件規定:關于一次性入網費,規定應該記入“遞延收益”,如果沒有合同規定又無法判斷受益期限的,應按照不短于10年攤銷。
國稅函【2008】875號:申請入會或加入會員,只允許取得會籍,所有其他服務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費的,在取得該會員費時確認收入。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公司注銷后,股東對原公司債務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03加盟合同書的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09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支票有效期
2021-01-06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