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科目所用不同
在處理同一經濟業務時,事業單位和企業所做的會計分錄形式相同、借貸方向相同,但因不同制度所規定的會計科目名稱不同而將有關內容分別記入不同的賬戶。如借款的核算,企業是按期限長短分別記入“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科目,而事業單位則不分長期或短期借款,一概記入“借入款項”科目。
二、賬務處理存在差異
由于不同的單位在從事生產經營、內部成本核算、業務活動的性質等方面存在差異,其賬務處理也是不相同的。
1、因是否從事產品生產而導致的差異。這類差異應分兩種情況:一是從事產品生產的事業單位和不從事產品生產的事業單位由于在賬務處理上存在差別,要區別對待。二是對同樣從事產品生產的事業單位與企業在賬務處理上也有差異,也要區別對待。以材料采購業務為例,企業的做法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前者在購入時采用不含稅進價,以區分進項稅額;后者則采用含稅進價。會計分錄為:
(1)一般納稅人企業: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小規模納稅人企業:
借:材料采購
貸:銀行存款
事業單位在該項業務上的會計處理不僅要區分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還要針對自用或非自用作不同的處理。一般納稅人事業單位購入非自用材料采用不含稅進價核算,一般納稅人購入自用材料、小規模納稅人購入自用材料和非自用材料采用含稅進價核算。會計分錄為:
(1)一般納稅人事業單位購入非自用材料:
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其余情況:
借:材料
貸:銀行存款
2、因是否實行內部成本核算而導致的差異。眾所周知,企業每期都必須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并和當期的收入相配比,以最終確定經營利潤。而事業單位則分以下情形:實行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在發生領用材料等支出時,記入“成本費用”賬戶,不實行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在發生同類支出時,則記入“事業支出”等賬戶。同時,以此為開端,還會發生一系列的結轉,該結轉過程如下:
(1)企業單位:“材料”→“生產成本”→“產成品”→“產品銷售成本”→“本年利潤”→“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事業單位
①實行成本核算的:“材料”→“成本費用”→“產成品”→[“經營支出”→“經營結余”、“事業支出”→“事業結余”]→“結余分配———未分配結余”。
②不實行成本核算的:“材料”→“事業支出”→“事業結余”→“結余分配———未分配結余”。
3、因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可分性而導致的差異。由于事業單位的活動根據其是否屬于專業業務活動或輔助活動可劃分為事業活動和經營活動兩種。相應地,事業單位有關業務活動的收入和支出也包含了事業收入、事業支出、經營收入、經營支出等。這部分內容的核算,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一大區別。以支出的核算為例,如支付行政部門辦公用品費用,企業的做法為: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而事業單位則作為專業業務活動支出:
借:事業支出
貸:銀行存款
又如:結轉已銷產品成本,企業的做法為:
借:產品銷售成本
貸:產成品
而事業單位則作為專業業務活動之外的支出處理:
借:經營支出
貸:產成品
三、同一業務處理核算不同
這類差異一般多出現于有關基金的核算方面。以購入短期有價證券為例,企業的做法:
借:短期投資
貸:銀行存款
事業單位的做法:
借:對外投資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同為有價證券購入業務,企業只需用增加短期投資,減少銀行存款一筆會計分錄就可以表示清楚,而事業單位則因為對外投資引起事業基金內部結構發生增減變化,必須通過兩步分錄予以反映。又如,購買固定資產,企業的做法: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而事業單位的做法:
借:事業支出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同一筆業務,事業單位和企業相比,既要反映支出的增加,又要反映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同時增加。因此,其賬務處理相對復雜一些。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錄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我們律霸有許多專業的律師可以為你服務,并且,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又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云律師,福建韋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1997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大學副教授,曾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婚姻家庭咨詢師(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律師在現場》律師團成員,福州電視臺移動頻道“法律講堂”特邀專家,福州市議和網公益律師團首席專家,福州市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委員會委員.張云律師先后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諳熟我國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運作方式、工作模式、辦事程序,能夠熟練地處理法律問題,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扎實的法律理論基礎、較高的法律分析應用能力。現主要從事征地拆遷、婚姻家庭、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刑事辯護等法律實務工作。
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