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糾紛案件由哪里的法院管轄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被侵犯名譽權該怎么辦
凡敗壞他人名譽,損害他人形象的行為,都是對名譽權的侵犯,行為人應負法律責任。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關于侵害名譽權責任的構成
名譽權糾紛案件屬于侵權行為法調整范圍,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首先規定:對于一個行為是否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應當按照一般民事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去衡量。也就是說構成名譽侵權,必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侵權要件。針對《民法通則》有關侵害名譽權的規定過于簡單的情況,《解答》歸納了幾種侵害名譽權的典型行為方式,重點解決了以下幾個審判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①擅自公布他人隱私是否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②并非只有故意才能構成侵害他人名譽權
③撰寫、發表文學作品是否也會侵害他人名譽權
④編輯出版單位的侵權責任
⑤關于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承擔方式
如何確定名譽權糾紛的舉證責任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當事人在訴爭的法律事實發生后曾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二)證明侵權事實存在的證據
1、被告侮辱或誹謗原告的證據,如有侮辱性語言或與事實不符的文章、大、小字報、公開信件。
2、文章內容涉及到的事實真相的證據,如學歷證明等。
(三)證明侵權事實與損害后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證據,如單位處分等。
(四)有具體訴訟請求的,應提交訴訟請求金額的計算清單。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被損害之后,我們可以到居住地所在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這樣才能合理的討回公道。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